GNSS定位中不同电离层改正模型的评价文献综述

 2021-10-27 21:58:40

毕业论文课题相关文献综述

文 献 综 述一、背景电离层是分布于高度为60km~1000km的地球大气层,由于大量的电子和正离子分布其中,电磁波穿过时速度和路径会发生变化。

受电离层延迟的影响,GNSS定位误差可以达到几十米甚至上百米,因此电离层延迟是GNSS导航定位的主要误差源之一。

通过分布在全球的GNSS观测站的观测值建立电离层模型,对电离层延迟误差进行修正是提高GNSS导航定位精度的主要方法之一[1]。

随着昼夜、季节、太阳活动和卫星高度角等变化,电离层延迟变化范围一般在米级;当卫星高度角较小时可达数十米[2]。

目前常用的电离层延迟改正模型主要有经验模型、双频改正模型和实测数据模型3类。

根据GPS,BDS和Galileo系统所采用的电离层修正模型, 以高精度全球电离层图为基准,评估分析了三大系统的电离层时延的改正精度。

结果表明:目前GNSS使用的几种电离层修正模型的改正率在65%-75%左右[3]。

由于电离层模型原理不同,不同的电离层模型的表现有所不同,因此采用不同的电离层改正模型便显得尤为重要。

二、电离层改正模型的基本原理GNSS定位中电离层改正方法包括理论模型和实测模型。

理论模型包括Klobuchar 模型、Bent模型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