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效液碱蒸发装置设计文献综述

 2021-09-28 20:03:38

毕业论文课题相关文献综述

1.文献综述

蒸发是用加热方法使溶液沸腾,其中溶剂汽化,而溶质不具挥发性,从而达到溶液浓缩目的的操作[1]。

蒸发操作在化工,医药,食品等行业应用广泛。例如,电解烧碱液经蒸发浓缩,再结晶得到固体NaoH;尿素溶液经蒸发浓缩再干燥得到固体尿素颗粒;纸浆黑液蒸发浓缩后燃烧其中有机物以达到回收固体碱的目的;中药渗漉液蒸发浓缩,并回收酒精以及海水淡化等[2]。

1.1蒸发器的发展历史

蒸发器的发展趋势,蒸发器是空调制冷系统另外一个重要的换热器,对它的要求也是占用最小的体积,拥有最小的重量[3]。90年代初,主要是从制糖方面考虑,我们又研制EC型蒸发器,这种蒸发器也可在果汁加工方面应用。EC型是升膜式蒸发器,物料从底部进料,沿着膜上升,上面浓果汁出来,通过旋转分离机把液相和气相分开,液体(果汁)从这里分离出来,EC型蒸发器称为格式蒸发器[4]。同样蒸发器的发展也经过了三代,前两代与冷凝器相同,也是管片式和管带式,第三代为板翅式。板翅式蒸发器的换热密度也达到了相当的高度,能够满足整车和空调系统对它的要求,短期之内也不会再有大的发展。节流结构的发展趋势节流结构的作用是将中温高压的制冷剂减压成低温低压的制冷剂,它在某种程度上起着调节制冷剂流量的作用。在汽车空调上曾经用过的节流孔管和热力膨胀阀两大类节流结构,其中节流孔管只具有节流作用不具备调节流量的功能,因此需消耗较多的机械能,经济性较差,多用在早期的美国产豪华轿车上,随着能源危机的出现,在新车型的使用中越来越少,目前基本都采用热力膨胀阀[5-6]。

1.2蒸发器的结构分类及性能特点

随着工业技术的迅猛发展,蒸发设备亦不断的改进和创新,种类繁多,结构各异。其分类方法也不同:按照操作分类,则可分为单效,多效,二次蒸汽压缩式和多级闪发式等;按照流程分类,则可分为间歇式,连续式;按照结构形式分类,则可分为中央循环管式,悬筐式,外热式,强制循环式,升膜式,降膜式,刮板薄膜式[7-8]。

下面主要介绍蒸发器按照结构的不同分类及性能特点:

(1)中央循环管式蒸发器:结构特点是加热室由一垂直的加热管束构成,在管束中央有一根直径较大的管子,称为中央循环管。具有结构紧凑、制造方便、操作可靠的特点。其缺点是循环速度较低、溶液的沸点高、有效温度差减小、设备的清洗和检修不方便[8]。

(2)悬筐式蒸发器:结构特点是加热室像个悬筐,悬挂在蒸发器壳体的下部,可由顶部取出,便于清洗与更换。加热介质由中央蒸汽管进入加热室,而在加热室外壁与蒸发器壳体的内壁之间有环隙通道。适用于蒸发易结垢或有晶体析出的溶液。其缺点是结构复杂,单位传热面积需要的设备材料量较大[9]。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