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能算法的水果识别技术文献综述

 2021-11-08 22:04:27

毕业论文课题相关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一.本课题所研究项目的研究意义

中国作为农业大国,也一直是果蔬的生产大国,但至今,水果的分拣工作,今本上依靠人力,手工完成。这样确实是成本低廉,但是劳动力过大、生产效率较低,产后的商品化处理技术及设备相对落后。

用肉眼评估水果的优劣,这个过程存在着精确度欠高、缺乏客观性、分拣速度慢和视觉疲劳等问题,而且,由于分级标准的不一和分级精度的不稳定,产品将会缺乏市场竞争力,导致出口价格低、出口数量少。因此,找到一种高效率、高准确性的自动化机械分拣方法,这是非常必要的,这对我国,有着十分重要的经济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伴随着计算机处理速度的日益提高,通过计算机和一些必要的外设设备来模拟人类的视觉系统,利用图像处理技术、模式识别技术和BP神经网络技术等相关性技术对果蔬进行识别,现已取得了初步的效果。

二.本课题相关研究项目的历史发展

本次课题,主要欲着手方向为通过BP神经网络,搭载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等技术,来实现水果的智能识别。所以,必须对国内外的神经网络发展状况加以了解。

人工神经网络至今经历了萌芽期、第一高潮期、反思期、第二高潮期、再认识与应用期。

1)萌芽期(20世纪40年代):1943年心理学家W.McCulloch和数学家W.Pitts合作提出了最早的神经元数学模型(MP模型,如图1所示),开创了神经科学理论研究的时代。1949年,心理学家Hebb通过对大脑神经细胞学习和条件反射的观察与研究,提出了改变神经元连接强度的Hebb规则。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