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充电器设计与实现文献综述

 2022-08-10 09:22:12

一、文献综述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随着智能充电器的需求日益增大,人们采用不同的解决方案实现充电器的智能化。在过去几十年里,由于锂电池技术的日益成熟以及锂电池相比较镍镉、镍氢电池具有极大的优势,所以对于镍镉、镍氢电池这类电池充电系统的研究越来越少,但在锂电池的研究上投入精力巨大。美国、德国、韩国、日本、加拿大等一些发达国家,凭借着先进的科技水平和优秀的生产工艺,领先于我国。

我国是锂离子电池的生产和消费大国,但在电池组电源管理方面起步较晚。近年来,随着消费升级,国内锂电池应用市场不断壮大。尤其近几年家用锂电池产品销量猛增,尤其电动自行车等家用产品。市场需求促进了国内更多的人去研究智能充电系统。目前国内,随着微处理器、无限传感技术的发展和传感器技术的不断推陈出新,锂电池智能充电系统也不断发展[1]

现在,有很多知名高校,如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和北方工业大学、湖南大学等等,利用自己在这方面的优势,和一些汽车生产商和电池生产商联合研究开发,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北京理工大学研发的 EQ7200HEV,湖南神舟公司研发的EQ6110HEV,以及宁波拜特科技有限公司,比亚迪,春兰等公司都有自主研发的电池管理系统。我国目前关于电池管理系统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电池 SOC 估算、电池均衡策略控制、电池组运行过程中的行为控制以及电池管理系统生产测试标准的制定等领域[2]

(二)研究主要成果

德国 Mentzer UlectronicGmbH 和 Wemer Retzlafr [3]合作研发的 BADICHUQ 系统首次车载实验,并于1992年进行二次改进的 BADICOACH 系统。该系统不仅实现了20节电池的电压、温度、电流检测,实时数据的显示;还兼有与 PC 机进行数据交换与保存的通信机制,并实现了充电机充电电流的控制和单体电池的均衡。后续改进的系统增设了一个非线性电路(WLC)来测量电压,并将一个电池组的八个单元电压都通过一条信号线传递给BADICOACH 系统,并在那里解码:通过收集电池数据并装两条 PWM 信号输出线来控制充电电流和电压的大小。

美国 GM 汽车公司研发的应用于型号为 EVl 纯电动汽车上的车载电池管理系统。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研制出电动汽车 EV1 上使用的电池管理系统。该管理系统包括动力电池组、电池组温度控制系统、电池组保护模块、软件模块等。软件模块实现的功能有:对电池组电压、电流、温度的采样,对充电电流进行控制和电池组剩余电量的检测等[4]

加拿大 Zader 研发的 Zader BMS系统[5],日本青森工业研究中心[6]仍在继续进行 BMS 实际应用的系统,韩国 SAMSUNG公司设计的SDI BMS[7]和DEV5-5系统功能都比较完善。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