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制询价对IPO抑价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A股市场的实证检验文献综述

 2022-08-11 15:51:40

注册制询价对IPO抑价的影响研究

——基于中国A股市场的实证检验

摘要:自20世纪90年代我国股票市场建立至今,新股发行制度不断改革,由最初的审批制到核准制,再由核准制逐步过渡到当前的注册制,而IPO抑价现象始终存在,且较发达国家的成熟资本市场而言我国的抑价率水平始终偏高,该问题已然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也就此展开了多方面的研究。本文全面介绍了国内外关于注册制询价对IPO抑价的研究成果,客观评价了其研究的侧重方面与不足之处,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关键词:注册制询价;IPO;抑价;科创板

  1. 引言

关于IPO抑价问题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63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发表了有关IPO抑价的研究报告,IPO抑价问题正式进入公众视野。在此之前,古典经济学理论假设金融市场的信息自由流通且充分交换,每一位市场参与者拥有完全信息,即不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IPO市场定价合理,因此学界对IPO抑价问题的研究也一直停留在空白状态。而至此之后,愈来愈多的学者就IPO抑价问题展开研究和讨论,并形成了大量丰富的文献资料。

当下,IPO抑价现象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国的资本市场,我国作为新兴资本市场,IPO抑价问题伴随着市场的建立而诞生,且较发达国家的成熟资本市场而言尤为显著。据统计,世界平均抑价率为5%~80%,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成熟资本市场IPO抑价率一般为15%~25%左右,发展中国家的新兴市场抑价率一般为30%~50%左右,而我国的平均抑价率超过100%,远远高于发达国家的成熟资本市场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新兴市场。而IPO高抑价给我国股票市场带来许多问题,长期的高抑价造成投资者对新股的狂热追逐,使其识别风险和评价公司的能力减弱,并将大量资金集中于一级市场进行短期套利,导致炒新和投机文化盛行,严重阻碍了我国资本市场的良性发展。

引起IPO抑价的原因错综复杂,股票的发行制度便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欧美等发达国家均采用注册制,而我国资本市场自形成以来,先后经历了审批制、核准制、通道制等,近年来开始实施注册制询价改革。那么注册制询价改革是否对我国IPO抑价率产生了影响,影响方向与程度如何?因此,本文主要以科创板及创业板实施注册制改革为切入口,基于各位学者的研究成果,对有关注册制询价对IPO抑价的影响进行总结和概括。

  1. 相关概念
  2. 注册制询价

注册制是指发行方在准备发行证券时,必须将依法公开的各种资料完整、真实、准确地向证券主管机关呈报并申请注册。证券监管部门只作形式审查,至于发行人营业性质,发行人财力、素质及发展前景,发行数量与价格等实质条件均不作为发行审核的必要条件,其价值判断交由市场和投资方决定。询价则是指股票定价时,首先由投资银行和发行人根据发行人的经营状况和市场需求确定一个发行价格区间,再根据投资者的反馈状况,按照大多数投资者能接受的价格水平确定发行价格。

  1. IPO抑价

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s)即首次公开募股,是指企业第一次通过证券交易所以发行股票的形式向社会公开筹集发展资金的方式。只有实力达到标准的企业才能进行IPO上市,与未上市企业相比,上市企业具有更强的实力和发展前景(马逸原,2020)。IPO抑价现象是指上市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定价低于上市首日的市场价格,IPO抑价率是衡量IPO市场效率的核心指标(Chambers and Dimson,2009),IPO抑价率为首日收盘价减去发行价除以发行价。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