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管理模式国际比较研究与启示文献综述

 2021-10-25 21:27:50

毕业论文课题相关文献综述

《政府管理模式的国际比较与启示》文献综述前言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我国社会发生了新的转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就要求我国政府及时启动和推进国家公共行政体制创新工程。

由此,政府管理模式改进与创新的问题摆在了我们的面前。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掀起了新一轮的行政改革,尤其是英美两国对传统公共行政管理模式中干预制度(官僚制)的批判,使得新公共管理运动兴起,逐渐成为英美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府管理的主要模式,在新公共管理模式这一统一的称呼下,英美两国在具体改革实践中存在很大的差异。

因此,通过比较英美两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政府管理模式发展走过的道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府管理模式的变迁,从中发现值得借鉴的经验,慎重分析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社会环境和政府管理模式的状况,探索在新时代下与时俱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府管理模式的经验。

第一部分、政府管理模式的研究现状一、中国政府管理模式研究现状(一)中国政府管理模式总的划分与发展趋势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学者对我国政府管理模式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不同学者之间对于建国后各个时期的政府管理模式都有着不同划分标准,例如,李先伦和张子礼(2010)学者提出管制型政府,引导型政府,责任型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四个阶段的演变,张启伟(2016)提出管制型政府,经济建设型政府和服务型政府三个阶段的演变,邓大可(2011)提出全能管制型政府,经济导向型政府和公共服务型政府三阶段的演变,郝继明(2008)全能管制型,经济发展型,公共服务型三阶段的转变,以及魏青松(2009)学者提出强政府弱社会型、弱政府弱社会型和强政府强社会型三阶段的演变。

尽管学者们对政府管理模式的划分有所不同,但对于我国政府管理模式发展趋势看法大致相同,即我国政府是由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变迁的,逐渐减政放权和增强政府的服务意识,民主理念在每次发展中都在不断的深入和贯彻,以及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二)政府管理的目标模式服务型政府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提出,国家行政管理承担着按照党和国家决策部署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管理社会事务、服务人民群众的重大职责。

必须坚持一切行政机关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创新行政方式,提高行政效能,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由此可见,当前中国行政改革的目标模式指向是服务型政府。

二十世纪以来,国内学者对于服务型政府的各种讨论也比较多,现有研究成果大部分集中于服务型政府实际的操作运行方面。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