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对劳动力吸引力影响因素分析文献综述

 2022-08-17 10:13:00

劳动力吸引力影响因素

摘要:在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城市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本文分析劳动力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三产业,对劳动力吸引力影响因素的分析从房价水平,政府财政支出水平,工资水平入手。

关键词:劳动力;吸引力;

一、文献综述

韩东林,康铜杰.在《中部地区城市对劳动力的吸引力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中运用2013

—2017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数据构建回归模型ln Yij=alpha;0 alpha;i-1X201i beta;1lnWij beta;2lnHij beta;3Cij delta;c Uij,中部地区城市的劳动力人口变化受住房价格、公共设施和政府支出的正向影响,宽松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引起的住房价格上升对劳动力的吸引力超过其他因素。其中ln Yij为城市中第二、三产业就业人数对数,城市对劳动力吸引,劳动力选择意向城市,最终会在所选城市选择除第一产业外进行就业,如果劳动力进入城市之后长时间未能就业,理性劳动力会选择离开,城市对劳动力的吸引力转换为劳动力是 否 能 够 在 城 市 就 业 。alpha;0为 常 数 项 , X201i为2012—2016年的五个年度虚拟变量。ln Wij为城市平均工资的对数值,此处的城市平均工资为城市中第二、三产业的年名义平均工资。 ln Hij为城市当期住房价格的平均价格对数,Cij为城市的个体特征变量,这里我们选取二氧化硫排放量、人均道路拥有量、医院人均床位数、人均中小学教师数、政府财政支出作为城市公共设施和服务变量,劳动力选择城市进行工作生活,不仅仅考虑所选择城市的平均工资、住房价格,也会考虑城市的空气质量、交通状况、相关的公共设施和福利。研究得出:1、城市平均工资水平对城市第二三产业人劳动力有显著的正向作用。2、城市中财政支出对第二三产业人数有正向作用。

夏怡然,陆铭在其《城市间的“孟母三迁”——公共服务影响劳动力流向的经验研究》中利用 2005 年 1%人口抽样调查中劳动力流动的微观数据与 220 个地级市的城市特征数据,研究了公共服务与工资等城市特征对劳动力流向的影响,并构建相应的计量回归模型发现在控制了户籍限制之后,公共服务水平对工资水平有明显的正向作用。

刘毓芸,徐现祥,肖泽凯在《劳动力跨方言流动的倒U型模式》一文中计算了全国278个地级市间的方言距离,并与“2012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相匹配,控制了经济因素、地理因素、社会关系、户籍限制和普通话等因素后,得到呈现倒U型模型即方言距离呈现出先促进、后抑制劳动力流动的现象。

王桂新,潘泽瀚,陆燕秋在《中国省际人口迁移区域模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基于2000和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的分析》中通过对 2000 和 2010 年两次人口普查数据的比较分析发现,1、传统迁出大省人口迁出规模及增幅仍居前,但典型迁入省份人口迁出增速更快。中西部地区的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四川 7 个省份是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中国省际人口迁移的主要迁出地。2、东部三大都市圈仍为主要迁入地,但迁入重心北移,长三角都市圈居首。3、中西部各省迁出率与东部各省迁入率普遍较高,迁出、迁入区域模式高度相似。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