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投入与城乡收入差距的研究文献综述

 2022-08-17 10:00:10

教育投入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研究

文献综述

摘要: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产生和扩大主要是由经济增长、财政支出、教育等因素的不平等配置引起的”。其中,教有的生产性功能能够提高个人的劳动能力,使劳动者获得更高收益:教育的配置性功能可以有效的缓解收入分布不均,促使低收入阶层向上流动。由此可见,教育是提高农村居民收入以及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关键因素。教育投入作为教育的基础,对提高个体的劳动能力有重要影响。基于上述背景,本文运用1993-201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分析了教育投入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为促进城乡收入公平分配,推进城乡体化发展 提供新的研究视角。本文通过分析教育投入对城乡收入差距产生的影响。针对现阶段教育投入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为细小城乡收入差距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教育投入差异 城乡收入差距

针对教育投入与城乡收入差距的问题,南京农业大学的李天芳通过使用 1996—2010 年 30 个省份的面板数据 建立模型,分别用城乡初中升入高中的入学率之比 和城乡小学升入初中的入学率之比衡量城乡教育差距,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城乡教育差距之间的关 系进行探究。回归结果表明:用城乡中等教育阶段差 距建立模型有更好的回归效果;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与城乡教育差距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对中等阶段 教育差距,城乡收入差距小于一定范围时,城乡收入 差距扩大对城乡教育差距缩小有一定积极作用,但超过一定范围后,城乡收入差距扩大会带来城乡教 育差距加速扩大,这种趋势与基础阶段教育差距受 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相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变化 率与城乡教育差距之间也存在非线性的相关关系, 与城乡收入差距相似;与以往研究中政府拨款的教 育经费对城乡教育差距影响不显著的结果不同,按来源分的政府教育经费投入和非政府教育经费投入对不同教育阶段的城乡差距有显著影响。他也因此得出结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将城乡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是解决城乡教育差距过大的前提。在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大背景下,应关注农村青少年辍学率提高和农村中等教育普及率低的问题,并利用人口流动带来的农村教育观念改善和经济水平提高发展农村教育。此外,整个社会应该更有侧重 地分配教育经费,向农村和农民学生倾斜,使其能在缩小城乡差距上达到更好效果,进而推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

另外,池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徐世海也在他的论文中表明, 教育投入的增长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随着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其所产生的引致效应能够得到一 定缓解,而城市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则会进一步 加剧城乡收入差距。此外,城市化水平的提升有利于促进农村地区的整体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 的缩小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而产业水平的提升 则会加剧农村居民的相对贫困状态,促进城乡收 入差距的进一步扩大。教育投入是人力资本积累 的重要来源,但是在不同经济发展条件下教育投 入的回报率存在着时期与地域差异,这也导致教育投入在推动城乡均衡发展过程中具有不稳定性。加强教育投入是推动我国经济长期发展与结 构转型的现实要求,不过从区域均衡发展的角度 来看,教育投入在保障效率性的同时,要更加注重 公平性,从城乡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出发,适度加 强对农村地区的投入力度,提高农村居民的整体 文化素质,发挥教育在启智育人方面的现实价值, 为农村居民的再就业奠定文化基础,从根本上阻 断农村贫困的代际流动,切实提高农村居民的收 入水平,推动农村经济平稳增长,实现农业的可 持续发展,为城乡收入差距的不断缩小奠定良好的社会基础。

还有石河子大学的蔡文伯和黄晋生,他们也提出从全国层面来看,高等教育投入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在不同经济增速地区二者关系呈非线性关系,以中等经济增速 省区影响效应最大; 分地区来看,东、西部高等教育投入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均表现出促进作用,而中部地区二者关系不显著。此外,产业水平、政府支农力度、城镇化水平以及 城乡消费差距都是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并且,他们还提出了他们的建议:1. 加强对农村的教育投入力度,优化高等教育资源的城乡配置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知识和教育对经济增长的 促进作用越发重要。伴随经济增长换挡期的到来,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对区域均衡与社会公平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加强对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提升农村居民的整体 文化素质是缓解城乡收入差距矛盾的关键所在。一是加强 对农村教育资源的倾斜力度,不断完善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建 设,引进更多高质量的教师资源,为农村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供给,促进农村地区教育水平的提升,为农村居民创造更多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二是优化高等教育资源的城乡配置,国家及相关部分要逐步落实农村就业的优惠政策,鼓励 大学生参与到农村建设中,提高农村就业人口的整体文化水 平,不断充实农村的人力资本存量,改善农村的劳动力供给 结构,为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民增收提供人才保障。

2. 加快城镇化和产业调整进程,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 型升级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