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企业跨国经营面临的问题和对策研究文献综述

 2021-09-27 12:09

毕业论文课题相关文献综述

文 献 综 述当前,经济全球化浪潮滚滚而来,我国企业的跨国经营已取得一定进展,为我国与世界各国的经贸合作注入了新的内容,拓宽了合作的领域,为我国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在利用国外资源、资金、技术、信息与管理经验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成果,提升了中国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和形象,也为世界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但还存在目的不明确,政策引导、协调不力,企业研发水平低,缺乏技术优势等问题。

因此,我国企业应开展跨国经营应调整对策,要有明确的跨国经营目标,避免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扬长避短,循序渐进,打造核心产品,同时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一、理论综述企业跨国经营的理论主要有垄断优势理论,市场内部化理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比较优势理论,竞争优势理论动因理论等经典理论。

美国学者海默(1960),海默将跨国企业看作是垄断者或寡占者,指出对外直投资是在厂商垄断优势的条件下形成的。

只有厂商拥有了特有优势,才能跨越国界进行境外投资,抵消东道国当地厂商所拥有的优势,从而获得较国内市场高并超过东道国当地竞争对手的收入。

英国里丁大学经济学教授巴利、卡森和加拿大学者鲁格曼等人(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认为,内部化意愿取决于四组决定因素:一是国家特定因素,即国家的政治、金融制度等:二是地区特定因素,即地理上的距离、文化差异、社会特点等;三是行业特定因素。

它与产品特点、外部市场结构和规模经济有关;四是企业特定因素,即组织结构、管理控制、知识和能力等。

这四种因素中,行业特定因素最为关键,其中知识资产又最为重要。

英国经济学者约翰-邓宁(John Dtmning)(70年代后期) 他认为,一个企业或公司之所以向国外直接投资,是该公司或企业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