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EP框架下中国与成员国纺织服装业国际竞争力分析文献综述

 2022-01-16 20:22:29

全文总字数:5431字

《RCEP背景下我国服装纺织业贸易竞争力分析》文献综述

  1. 研究目的及意义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RCEP),即由东盟十国发起,邀请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共同参加,通过削减关税及非关税壁垒,建立15国统一市场的自由贸易协定,于2020年11月15日正式签署。因其约占世界总人口的30%、全球经济总量的29.3%、全球贸易总额的27.4%,被视为全球规模最大的自贸协定。RCEP的签署有利于更好地促进区域一体化、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保障东亚地区稳定发展;有利于抵御国际经济风险;有利于发挥大规模自贸区优势;有利于激发各国发展潜能。RCEP致力于达成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自贸协定于我国一带一路十分契合。

由于RCEP的谈判与签署时间较晚,缺乏对具体领域竞争力模拟分析。本文对我国与RCEP国家纺织品领域贸易竞争力定量分析,作为RCEP对中国具体行业影响的研究方面的一个补充。其研究内容与结论有利于了解RCEP签署后本行业环境变化,找出我国纺织业的优势与不足,有利于及时调整战略、提高竞争力。

  1.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由于RCEP的谈判启动时间较晚,国内外学者对于RCEP的研究远没有对TPP的研究丰富和深入,目前国内学者对于RCEP的研究多以定性分析为主,研究问题集中在RCEP提出的动因、谈判内容及其特点、可行性、面临的挑战以及推动未来RCEP谈判的对策等方面。国外学者对RCEP的经济效应评估主要是就RCEP和TPP对各国经济福利效应的影响,而国内学者对RCEP缺乏对具体产业影响程度的模拟预测分析。

2.1关于RCEP的概况研究

(1)提出RCEP的背景和动因

组建RCEP的背景和动因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第一,WTO谈判受阻。漆莉 (2013)[1]认为WTO的发展陷入困境使得各国更加注重地区间合作是RCEP提出的背景。第二,整合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的需要。Siow Yue Chia(2013)[2]认为亚太区域性协议出现了市场过度分散和“面条碗”效应的问题,因此形成了RCEP 协议。许宁宁(2012)[3]认为东盟需要整合和优化已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改变规则过多、操作易乱的现状。第三,平衡美国掌控东亚经济合作主导权的战略需要。郑学党,庄芮(2014)[4]指出东盟提出RCEP是为了缓解以美国为主导的TPP所带来的冲击,掌控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主导权。

(2) RCEP的特点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