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移动支付“走出去”战略文献综述

 2021-10-26 21:52:23

毕业论文课题相关文献综述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跨境商贸旅游及民间交往不断增加,移动支付市场需求旺盛。我国的移动支付产业发展相对成熟,研究移动支付国际化战略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因此,有必要对有关移动支付的发展现状、一带一路背景下相关东道国的投资环境及国际发展战略等方面的文献,进行归纳总结。

一、关于移动支付的研究

1.移动支付的定义

关于移动支付,国内外移动支付相关组织都给出了其定义。行业内比较认可的为移动支付论坛(Mobile Payment Forum)的定义:移动支付,也称之为手机支付,是指交易双方为了某种货物或者服务,使用移动终端设备为载体,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实现的商业交易。

因为研究的角度有所差异,各学者对移动支付的定义也有自己的理解。刘竞杰(2019)认为,电子支付是指电子交易的当事人,包括消费者、厂商和金融机构,使用安全电子支付手段,通过网络进行的货币支付或资金流转。[1]隋煜(2018)认为,移动支付是一种随着手机更新换代和网络优化升级而产生的新型支付手段。因为大部分移动支付的终端都是手机,所以又称为手机支付,是买方和卖方针对指定的某种商品或服务,以移动终端设备(通常为手机)为载体,利用电信网络实现的交易来往。[2]

2.移动支付的研究现状

关于中国移动支付发展历程与地位的研究中,田柠(2018)认为,我国的移动支付成为了21世纪四大发明之一。[3]欧阳日辉、孟红霞(2018)提出,随着我国移动支付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其发展模式和服务的国际竞争力日益提高,用户规模和交易规模稳居世界首位,实现了从跟跑者到引领者的角色转换。[4]

在我国移动支付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方面,根据钟誉峰(2019)的观点,现我国的移动支付发展之势如火如荼,但是也存在多企业竞争。同时过快的扩张带来系统风险,网络诈骗,资金追回困难,洗钱活动等诸多问题。[5]正如杨小霈(2019)认为,我们在享受手机支付给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在面临着支付安全风险大、相关法律法规建设落后等问题,给移动支付带来了很大的风险。[6]江翰(2017)提出,我们享受着移动支付的便利与自由,但由此而带来的个人数据与隐私安全隐患,又深深困扰着我们。[7]

可以看出,近年来,学者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展开移动支付相关问题的研究。但国内对中国移动支付走出去的研究较少或质量不高,国内学者较少站在国际化的角度上看待移动支付的发展,可能存在研究盲区。

二、关于国际投资环境的研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