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发根转化体系的进一步探索研究文献综述

 2023-02-14 19:52:13

三七发根转化体系的进一步探索研究

一.课题研究背景

三七(panax notoginseng (Burk)F.H.Chen),为双子叶植物五加科(Araliaceceae)人参属假人参种,别名山膝、金不换、盘龙七、田七、参三七、血参,滇三七等。是多年生的宿根草本植物,在播种后三到七年间采挖药效最佳。

三七用于治疗疾病已有悠久的历史, 最早使用的记载是赵宜真编撰的《仙传外科集验方》,其中的药方飞龙夺命丹上就出现了三七。后来在本草纲目以前的《医门秘旨》、《跌损妙方》中也有相关记载 , 因此三七是我国的传统珍贵药材。

在现代,三七是驰名中外的云南白药的主要成分。其除具有止血、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外,还具有抗心律失常、保护脑组织、降血压、降血脂、抗炎、保肝、护肾、抗肿瘤、免疫调节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现代研究认为,三七主要成分为皂苷类成分,主要含有人参皂苷Rg1、Rb1、Re、Rd及三七皂苷R1,但是目前尚不能人工合成。而三七对生长环境要求比较特殊,要求中偏酸性的沙壤土;生长周期长,从种植到采收至少需要3年;忌连作,轮作则需间隔至少10年以上;还存在严重的病虫灾害,农药残留以及老七地的问题,极大影响了三七的质量和产量,导致三七在市场上供不应求,限制了三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摆脱三七对土地的依赖,各项研究也在积极进行,早在1978年,首次报道了三七的组织培养研究,1989年建立了悬浮细胞培养体系。此后虽然开展了通过悬浮细胞培养来生产次生代谢产物的系列研究,但是迄今还没实现工业化的应用。

三七发根具有激素自养、生长速度快、遗传稳定、次生代谢产物积累能力强

等特点,并且五加科人参属人参西洋参的发根培养技术已经成熟。参考人参西洋参已经建立的遗传转化体系,探索三七发根遗传转化的体系,对解决三七的资源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二.课题研究方法发根诱导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