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衰宁功能组指纹图谱研究文献综述

 2022-12-23 16:33:50

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拟研究的问题

根据中医药组方特点和组方理论分为以下三个功能组:活血祛瘀中药组:大黄、红花、丹参、牛膝,燥湿健脾中药组:黄连、半夏、陈皮、茯苓及益气健脾中药组:太子参、甘草。以功能组为单位分别对其进行指纹图谱的研究并进行方法学考察。

研究手段

通过HPLC (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技术等研究手段,依据功能组建立完整的肾衰宁胶囊功能组指纹图谱,随后对其进行方法学考察,为肾衰宁胶囊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评价提供理论基础。

文献综述

临床研究表明,肾衰宁在治疗慢性肾衰竭中有着疗效稳定、服用方便、安全可靠、不良作用少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因此本章将分别从慢性肾衰竭的发病机制、慢性肾衰竭病因与病机、肾衰宁胶囊的药理作用、以及中药复方拆方依据与优势三方面进行介绍。

肾衰宁胶囊是由太子参、黄连、法半夏、陈皮、茯苓、大黄、丹参、牛膝、红花及甘草以上十味药材通过研磨、浸渍、 浓缩、混合、制颗,干燥后得到的中药复方制剂。据2015版中国药典其功能与主治为益气健脾,活血化瘀,通腑泄浊。用于脾胃气虚、浊瘀内阻、升降失调所致的面色萎黄、腰痛倦怠、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小便不利、大便黏滞;慢性肾功能不全见上述证候者。

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 是指多种慢性肾脏疾病引起的肾脏慢性持续性不可逆损害,有功能的肾组织逐渐减少,以致无法再维持体内的恒定状态,由此产生的代谢紊乱和临床症状组成的综合征 ,尿毒症是其病程进展的终末阶段。CRF起病多隐匿,病机复杂,病程漫长,且多呈不可逆的病理改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与生命。

中药复方拆方是目前应用于中药复方组方理论研究的最为常用的方法,而此次实验根据十味药材的中药药理对肾衰宁胶囊进行功能组分类并对其进行指纹图谱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其分组进行研究,科学简化处方行为要素,全面阐释中药复方对疾病的多靶点治疗作用,建立治疗临床疾病的新型高效中药的组方优化理论和设计方法学,寻求充分反映药物疗效性和安全性的指标,是提高临床疗效的关键,也有利于中药复方运用的推广。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