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成年树萌芽条组织培养研究文献综述

 2022-04-10 22:05:20

银杏成年树萌芽条组织培养研究

银杏又俗称白果,我国特产,是银杏科银杏属植物,属乔木类可高达几十米,胸径大约4米左右,银杏大树的树皮呈灰褐色,树皮表面有不规则的皲裂,幼树树皮较为光滑为浅灰色,单轴分枝。冬季银杏芽为黄褐色,多数冬芽为卵圆形,先端钝尖。银杏是裸子植物大类中唯一的一种落叶阔叶乔木,所以说银杏的叶片在种子植物中属于很特别的一种,银杏叶片呈扇形,二分裂或叶全缘,叶脉平行,幼年银杏的叶片大多数为二分裂或多裂,极少数叶片不分裂。成年银杏叶的叶片主要有二分裂或多裂以及全缘的形态。

银杏树又分为雌雄株,雌株结果雄株无果。银杏幼株生长缓慢,可用分株、组培等进行繁殖。

银杏的分布范围从自然分布水平看,以北纬30度附近的银杏,其东西分布的距离是最长的,在这一纬度处随着纬度的增加或者是减少,就会发现银杏分布的东西距离正在逐渐缩短,尤其在纬度越高的地方,银杏的分布逐渐趋向于往东部沿海,纬度越低则银杏的分布越趋向位于西南部的高原地区。又由于银杏是我国特产,故其在我国分布广泛,沈阳至广州,华东地带,西南至贵州、以及云南西部等地均有栽培,常见分布于江苏省内。

银杏的生长环境,银杏生长在海拔较低(500-1000)的地方、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适合银杏的生长,银杏喜好阳光,对气候和土壤等环境的适应性较强,在高温多雨和低温少雨的地方都能生长;但是对于盐碱土和过湿的土壤则无法生长。最适合生长在海拔1000左右且气候温暖湿润,降水适宜,土壤肥沃丰厚的地方。

外国研究者 Rimkiene Laura、Ivanauskas Liudas等人通过研究立陶宛地区所栽培的银杏的叶片样品中萜烯内酯的含量表明,银杏植株的年龄会影响银杏叶片中积累的萜烯内酯含量,银杏叶样品中萜内酯的含量有随银杏植株年龄的增长而减少的趋势。树的位置和采收时间对萜内酯的含量有显著影响,这一研究对更加合理利用银杏的采收时间提供了科学依据[1]

由于现代分子生物学进步飞速,对于银杏组培的研究发展也十分迅速,纵观以往科学家们进行的银杏组培实验,大多选择未成熟或已经成熟了的银杏幼茎段、胚子叶、或是腋芽的组织培养,但是这几种方法做出来的组培效果大多不理想,很难取得成功,研究发现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银杏组培过程中褐化问题比较严重[2]

1.银杏组培的器官发生及银杏萌芽组织培养的相关研究:

银杏芽苗的产生是从器官发生开始, 银杏的器官发生分为两条途径:直接器官发生以及间接器官发生。直接器官发生指的是在进行银杏组织培养时不经过愈伤组织的产生阶段直接从外植体上诱导出根或者是芽的途径;银杏的间接器官发生是指从起始外植体上先诱导产生愈伤组织, 再由愈伤组织产生芽或者是根的方法[3]。张祖荣等于2000年至2001年左右,对于南方适合栽培的银杏品种的特性进行研究探索悬浮细胞培养与黄酮苷积累的关系,以银杏的实生苗腋芽作为实验材料 ,取材并进行清洗剥去包片并且用酒精等进行灭菌处理后,选用几种不同的培养基: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