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叶槭溃疡病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文献综述

 2022-06-12 21:24:22

文献综述

复叶槭溃疡病研究概况

复叶槭的生物学特性及利用

1.1.1复叶槭生物学特性

复叶槭为落叶乔木,高达20米。树皮黄褐色或灰褐色。小枝圆柱形,无毛,当年生枝绿色,多年生枝黄褐色。冬芽小,鳞片2,镊合状排列。羽状复叶,长10-25厘米,有3-7(稀9)枚小叶;小叶纸质,卵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8-10厘米,宽2-4厘米,先端渐尖,基部钝一形或阔楔形,边缘常有3-5个粗锯齿,稀全缘,中小叶的小叶柄长3-4厘米,侧生小叶的小叶柄长3-5毫米,上面深绿色,无毛,下面淡绿色,除脉腋有丛毛外其余部分无毛;主脉和5-7对侧脉均在下面,较显著;叶柄长5-7厘米,嫩时有稀疏的短柔毛。雄花的花序为聚伞状,雌花的花序为总状,均由无叶的小枝旁边生出,常下垂,花梗长约1.5-3厘米,花小,黄绿色,开于叶前,雌雄异株,无花瓣及花盘,雄蕊4-6,花丝很长,子房无毛。小坚果凸起,近于长圆形或长圆卵形,无毛;翅宽8-10毫米,稍向内弯,连同小坚果长3-3.5厘米,张开成锐角或近于直角。花期4-5月,果期9月。喜光,喜干冷气候,暖湿地区生长不良,耐寒、耐旱、耐干冷、耐轻度盐碱、耐烟尘。生长迅速。

1.1.2复叶槭利用价值

复叶槭生长较快、几乎无病虫害、树冠宽阔,是绿化美化的速生树种。近年来,随着绿化行业的快速发展,复叶槭的苗木需求量不断增加,市场前景较好[1]。原产北美洲。近百年内开始引种于我国,在辽宁、内蒙古、河北、山东、河南、陕西、甘肃、新疆,江苏、浙江、江西、湖北等省区的各主要城市都有栽培。在东北和华北各省市生长较好。本种早春开花,树叶含糖分,可熬制槭糖,花蜜很丰富,是很好的蜜源植物,且具有种生长迅速、树冠广阔、树形优美 、观赏性强、夏季遮荫条件良好等优点,可作行道树或庭园树,用以绿化城市或厂矿。复叶槭树皮纤维可造纸,木材质轻,可制家具及细木工用材[2]。其种子出油率与油茶的相接近,可达到 17.04%,其中含有较多的功能性神经酸和维生素 E,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大脑的发育和运转离不开神经酸的供应,同时它还可以预防神经衰弱,减少脑细胞内脂褐素的积累,对心血管及人体自身免疫缺乏性病症具有很好的医治效果[3]

1.2复叶槭相关病虫害研究概况

复叶槭病害的报道散见在各种资料中,复叶槭经常发生的叶部病害据统计,分别是褐斑病、白粉病、锈病、枯梢病、枯萎病以及溃疡病,虫害相对较少,但也不容忽视。其中枯梢病该病一般在当年生新梢长度达 5cm 左右时开始出现,且反复侵染新梢,使上部枝梢呈扫帚状丛生,生长被抑制。防治方法:秋冬季剪去病变枝梢,集中烧毁,在初春萌芽至抽梢前,选用 50%多菌灵500倍液或 70% 甲基托布津800倍液喷雾进行喷洒[4]。此外,复叶槭对光肩星天牛 、星天牛具有明显的诱集性, 是重要的诱饵树。在自然条件下,复叶槭枝条的韧皮部被严重咬食[5],使复叶槭的根茎部和主根受到严重危害,严重区发生率高达 70%以上,造成树木生长衰弱乃至大量枯死,严重影响苗木价值和园林绿化功能。2018年王素丽等进行了新型药物噻虫啉对星天牛防治的试验,找到了最佳用药物浓度和使用方法,对星天牛具有致死活性[6]

2001 年,在西班牙发现了由芮克纤孔菌Inonotus rickii引起的复叶槭溃疡腐烂病,症状和体征主要发生在离地2 - 4米的地方,包括茎部和树皮坏死部分。表现为金黄色的真菌组织块,宽20cm,厚15cm,覆盖在受病部位,但有时隐藏在树皮鳞片后面。该菌属溃疡病病原体,它不仅能引起心材腐烂,对树木造成结构损伤,而且寄生在边材和形成层上,导致冠层逐渐枯死[7]

2017年,在中国江苏省邳州,复叶槭遭受了导致枯萎和黄化的疾病,根腐烂,木质部变色。调查研究得到这种疾病从七月到八月爆发。从症状组织中获得7株病原菌分离物,并进行致病性检测、隔离,从变色的组织中高频分离出的病菌,接种后在健康的2岁幼苗上引起枯萎病,最终杀死所有幼苗。赵祥慧等人通过对该病原菌进行诱导分子分析,该病原体被鉴定为镰刀菌Fusarium nirenber- giae,是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种的成员[8]

1.3突脐蠕孢属概述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