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3万吨的生物可降解塑料的生产工艺的研究及工厂设计文献综述

 2022-04-18 11:04

生物质基薄膜的文献综述

摘要: 塑料工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石油资源短缺的资源问题和“白色污染”等环境问题。 从七十年代开始,国内外科学家在研究扩大塑料原材料范围的同时,致力于研究可以生物降解的,或者是燃烧是不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的塑料。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国内外部分专家对可降解塑料的研究的总体概况,梳理,总结了相关文献,并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关键词:生物降解性;共混;白色污染;生物降解塑料膜;

  1. 前言

我国塑料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大规模生产生物降解塑料已经是必然趋势,可降解生物塑料在废弃后,经过掩埋或者堆肥处理既可以完全分解。如今可持续发展是全球共同追求的理想模式,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绿色环保已经成为21世纪备受关注的话题,一次研究塑料降解机理,积极开发和利用可降解塑料对环境保护及塑料行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1. 国内外相关研究

生物降解塑料

生物降解塑料是指在自然环境下通过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能很快降解并代谢,最终生成二氧化碳、 水、甲烷等无毒无害小分子的高分子材料。这类材料除具有降解性能外,还应满足一定的使用和加工要求。按原料的组成和制备方法,可分为天然高分子降解塑料、微生物合成降解塑料、化学合成降解塑料等[1]。天然高分子降解塑料主要有纤维素,木质素,淀粉等。目前天然高分子降解塑料虽然在塑料薄膜,包装材料和医用材料方面前景广阔,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尚未解决:产品价格高;产品性能和用途的限制;使用性能与传统材料相比还不尽人意。[2]

木质素作为一种可生物降解,无毒,可再生的芳香类高聚物,是自然界中储量仅次于纤维素的第二大天然高分子材料,广泛存在于植物的木质组织之中,大量产自于造纸和制浆,生物乙醇生产等工业。其产量大,但利用效率低。因此充分利用这种高分子,具有重要意义。

王治民等人从未改性木质素聚氨酯薄膜和改性木质素聚氨酯薄膜两方面综述了近年来木质素在聚氨酯薄膜制备中的应用,并展望了该领域的发展趋势。[3]吴志宇等人以瓜尔胶和纳米微晶纤维素为原料,使用戊二醛交联和流延法制备了全生物质基复合薄膜,并利用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紫外可见光谱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仪器分别对薄膜表面基团、结晶结构、透光度和表面形貌进行表征;通过拉伸强度和溶胀性能的研究。[4] 王礼建等人从材料构效关系的基本原理出发,以共混体系的微观结构和宏观性能为侧重点,着重讨论了共混体系中各组分之间的相界面形态关系,组分之间的相容性,以及不同聚合物组成对共混体系的力学,吸水,加工成型,热及降解性能的影响。[5]蒋惠明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以非粮用木薯淀粉为原料,用醋酸酐为酯化剂,甲苯-4-磺酸为催化剂对淀粉进行酯化变性研究。以取代度及反应效率为衡量指标,得出木薯淀粉酯化变性的较佳工艺[6]谢飞等人通过研究共混薄膜拉伸性能与共混组成配比的关系,发现,加入30%甘油对淀粉进行糊化,对淀粉改性效果较好.随着PPC组分的增加,提高了共混膜的断裂伸长率,增强了其韧性,但是加入量较大时会降低共混膜的拉伸强度。[7]刘瑾瑾等人以玉米淀粉,PVA,丙三醇等为主要原料,经过糊化增塑,交联后,采用流延膜法制备玉米淀粉完全生物降解塑料膜,并对该膜的力学性能,光学性能,耐水性能进行了检测。[8]

  1. 参考文献 周磊, 汤脱险, 魏嵬, et al. 完全生物降解塑料的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13):261-265. uarr;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