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2-异吲哚)骨架的BODIPY用作近红外吸收染料文献综述

 2022-01-07 21:25:34

全文总字数:2723字

文献综述

自古以来,人们就使用来自植物或动物的天然染料对织物/器具/建筑等进行染色。

1856年,英国化学家首次在实验室用化学方法成功合成出染料苯胺紫。

自此之后,大量五颜六色的染料被相继地合成出来。

在20世纪80年代,功能性染料作为一类新兴的染料逐渐被人们关注和研究。

它不仅具有一般染料的性质(如:色彩鲜艳/色牢度高/成本低廉),并且在光、热、电等的作用下发生物理或者化学变化,从而广泛应用在一些特殊的用途(如:生物成像/诊疗试剂/太阳能电池等)。

近红外吸收染料(Near-infrared absorption dyes)是一类非常重要的功能性染料。

这类染料最大的特点是最大吸收波长位于近红外光区且具有大的摩尔吸光系数,常见的有菁类、金属络合物类、偶氮类等。

近红外吸收染料可以克服背景吸收和光散射等缺陷,提高化学传感的灵敏度。

这些染料可用作光存储材料、光敏剂、OLED发光层、激光染料、激光防护吸收染料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