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氢键作用自组装制备的氮化碳及其光催化降解性能研究文献综述

 2021-10-24 15:48:10

毕业论文课题相关文献综述

文 献 综 述1.1 引言随着化石能源的枯竭和生态环境的破坏,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

通过光催化技术将低密度的太阳能转化为高密度的化学能,实现分解水制氢和污染物降解,是解决未来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重要方法之一。

开发和设计出高效、稳定、环保、廉价的捕光材料是实现光催化技术实际应用的关键[1-3]。

氮化碳是2009年发现的一种聚合物半导体新型光催化剂,具有化学组成易调控、能带结构合适、可见光响应、稳定性高、廉价环保等优点[4-5]。

然而,通过热聚合方法制备的体相氮化碳聚合物材料存在比表面积小、催化反应活性位点少、激子结合能高、在可见光区的量子效率低等问题,光催化效率不佳[6-7]。

通过纳米结构和形貌调控手段能够提高比表面积,增加反应活性位,改善传质过程,提高氮化碳的光催化活性。

现有的模板法制备氮化碳光催化剂涉及冗繁的前驱体灌注和模板剂去除过程,并且采用了含氟有毒化学试剂,存在污染大、成本高、周期长等问题[8-10]。

因此,急需发展一种简单、快捷、环保的方法,调控氮化碳的纳米结构,提高其光催化性能。

超分子自组装是一种无需外加模板的自模板法,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周期短、环境污染小等优点。

在近期研究中,人们逐渐发展了超分子自组装可控合成氮化碳微纳米结构的新方法。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