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清洁生产审核发展历史及新模式思考文献综述

 2021-12-14 10:12

文献综述

1 引言多年来,我国污染防治模式主要以末端治理为主,这种粗放式的治理模式已逐渐呈现出其不可持续的特点,清洁生产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优先行动领域和有效途经,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关注和深入实施。

2020年10月15日,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发布了《关于深入推进重点行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的通知》(环办科财〔2020〕27号),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和《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的要求,进一步强化清洁生产审核在重点行业节能减排和产业升级改造中的支撑作用,促进形成绿色发展方式,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就深入推进重点行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做了相关要求。

同年10月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指出要进一步强化绿色发展的法律和政策保障,发展绿色金融,支持绿色技术创新,推进清洁生产,发展环保产业,推进重点行业和重要领域绿色化改造。

2021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简称十四五规划)的决议,文中提出要壮大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绿色服务等产业,推广合同能源管理、合同节水管理、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等服务模式,以达到实现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蓝图。

深入研究和实施清洁生产对于实现中国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1]。

2 清洁生产的由来及发展历史2.1清洁生产的由来清洁生产的出现是人类工业生产迅速发展的历史必然结果。

自工业革命到20世纪40年代,人类对自然资源与能源的合理利用缺乏认识,对工业污染控制技术缺乏了解,由此产生了大量的工业废气、废水和废渣,而处理它们主要靠自然环境的自身稀释和自净能力消化。

这种稀释排放方式对污染物毒性未加处理,数量也未加控制,引起了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

进入20世纪60年代,西方发达工业国家开始关注环境问题,并纷纷采取废物处理技术进行环境治理,即对生产中产生的各类废弃物采用一定的技术方法处理,是之达到一定的排放标准后排入环境。

这种先污染、后治理的末端治理模式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环境效果,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