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运动对大学生锻炼行为的影响研究——以杭州师范大学医学生为例文献综述

 2022-08-19 09:38:11

微信运动对大学生健康行为的影响研究进展

摘要:通过期刊数据库收集、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分析比较并总结,了解当前运动类APP在人群中的使用情况以及所产生的健康效应。通过结合各类量表来探索微信运动对医学生是否能产生积极的影响,以便于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微信运动; 社交化; 锻炼行为;健康

一、背景:

自1995年《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首次出台,到2016年《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颁布实施,全民健身政策大规模推广极大地激发了全民运动健身热情,体育产业开始加速发展。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首次提出“互联网 ”行动计划,体育产业开始通过“互联网 ”概念重新建构产业生态链。运动和健身不再仅仅局限于形成“全民化身体素质提升”的初级层面,附加于运动健身的新热点应运而生[[1]]。

在社会越来越重视“大健康”产业的环境下,全民健身的热潮和“互联网 ”技术的支撑,使得跑步类应用软件呈井喷式涌现[[2]]。在过去的十年中,手机使用量的增加使得与体育活动和锻炼相关的手机APP软件的增长成为可能。这些APP包括健身和运动跟踪器,如心率监测器、步数计数器、运动程序和指导应用程序[[3]]。2010年,国内首款跑步健身类APP“咕咯”上线,通过游戏化、社交化和碎片化的方式,来鼓励人们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和生活方式。随后乐动力、益动 GPS、悦跑圈等跑步 APP 应时而生并逐渐流行起来,成为特定趣缘群体关注的新热点。通过 LBS 技术提供的轨迹记录、运动规划、语音播报、数据报表等核心功能,用户对运动量和运动轨迹有着更为精准的认识,使得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更加清晰。通过移动互联技术和智能移动设备,跑步符号打破了传统的影像和文字的束缚,以可视化的图像形式延伸了身体的自我感知能力,增强了主体性的安全感和自我身体的积极认同,推动着用户对自身运动状态的了解[2]

随着当代人生活节奏的加快,拥有大段时间去运动健身往往不切实际,而如何寻找志同道合的健身“发烧友”更引发关注。当健身时间碎片化、运动无法获得群体分享喜悦时,“健身社交”理念的出现既解决健康问题又成功满足了当代人社交分享的需求。微信运动就是基于国内最大的社交平台微信而发展起来的运动公众服务号,其极具代表性地展现了“互联网 ”健身社交的发展新状况和未来体育产业发展的新方向[1]。相比同类产品,微信运动依托腾讯的品牌效应、用户流量和便捷接口迅速发展起来,社交优势和运动捐步功能为微信运动赢得了用户与口碑,实现了良性发展。[[4]]微信运动作为微信的衍生物,携带了微信自身的“社交”特性,兼具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功能,由个体运动促进团体活动,是健康传播的理想工具[[5]]。

体育活动是影响着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无法穿戴不菲的运动装备。微信运动既可以应用于普通智能收集,又具备基本的追踪运动距离、支持音乐播放功能,还具有交流分享的社交功能,使其成为大部分学生最常用的计量步数的软件。微信运动对大学生运动量的改变以及影响是一项非常具有价值的研究[4,[6]]。

二、国内外研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