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居民听力损失现况研究文献综述

 2022-08-15 09:49:59

听力损失研究进展概要

摘要:听力损失是人耳听觉敏感度下降的病理改变,包括从轻到重度的听力下降和耳聋。WHO在2019年会议中强调了早期识别和干预听力损失的重要性。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患听力残疾的人口数量庞大,而浙江省内的听力残疾占残疾人群的比重是所有残疾类型中最大的。本次研究希望通过调查浙江省居民听力损失现状,获得浙江省听力损失患病率,探讨听力损失的相关危险因素,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听力损失的预防、耳保健和听力保健宣教提供方法和依据。

关键词:听力损失;现况研究

听力损失(hearing loss)是人耳听觉敏感度下降的病理改变,包括从轻到重度的听力下降和耳聋[1]。听力损失是用纯音测听得出的听阈级所反映的听敏度下降的程度,可分为暂时性听力损失和永久性听力损失两种。根据听觉系统受损的部位,听力损失大体可以分为传导性听力损失、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和混合性听力损失三大类。传导性听力损失的部位主要在外耳和中耳;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主要在内耳、听神经和听中枢;混合性则前两者兼有之。听力损失的程度可分为轻、中、重和极重度四等。WHO推荐以相对健耳500Hz、1000Hz、2000Hz和4000Hz,4个频率听阈的平均值来评估。平均听损26-40dB HL(分贝听力级)为轻度听力损失,患者难于听清耳语或很轻声音的说话;平均听损41-60dB HL为中度听力损失,患者难于听清普通的谈话;平均听损61-80dB HL为重度听力损失,患者难于听清大声说话;平均听损81dB HL及以上为极重度听力损失,即使大声叫喊,患者虽能听到声音但听不清语意[2]

1 国外听力损失相关情况和研究进展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目前,全球约有4.32亿成人和3400万儿童罹患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到2050年,预计将有超过9亿人遭受听力损失,其中的5%(3.6亿~5.38亿)患有听力残疾,中重度到重度听力残疾人数达到1.24亿,其中1.08亿人在发展中国家,以亚太、东亚地区和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患病人数最多[3]

1.1 年龄和性别与听力损失的关系

美国听力学学会《老年性听力损失专题报告》白皮书指出:“在美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增长超过其他年龄段,老龄人口剧增直接影响民众的健康状况、健康保健和卫生服务”。这是一份阐述美国老年听力损失现状、诊断和干预的重要文献[4]。由于年龄和听力损失直接相关,人口老龄化将伴随着听力损失现象的日益严重[5]。听力损失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内耳的听毛细胞随年龄的增长会变弱、受损、变得迟钝,所以年龄增长所致的听力损失是自然衰老的过程[6]。而各项研究数据表明,在每个年龄段,男性的听力减退情况一般重于女性。同年龄人群中,男性高频听力损失罹患率一般高于女性,听损严重程度同样高于女性,这可能与社会中男性的暴露噪声累计量多于女性有关[7-8]

1.2 生活行为习惯与听力损失的关系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