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市售食品中主要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初步评估文献综述

 2022-08-15 09:45:18

食品中主要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评估

摘要: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因其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危害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其中包含二噁英(PCDD/Fs)和类二噁英多氯联苯(dl-PCBs)。POPs在环境中能够普遍存在并且通过食物链能够富集,影响食品安全。人们可通过膳食摄入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所以人们在日常膳食的过程中摄入POPs在一定程度上对存在着潜在健康风险。通过评估一定区域人们POPs膳食摄入的健康风险,希望为进一步开展和健康风险评估相关的研究提供依据。

关键词:二噁英;类二噁英多氯联苯;污染水平;膳食暴露;评估

1.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特性及种类

1.1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特性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organicpollutants,POPs)是持久存在于环境中,并可借助大气、水、生物体等环境介质进行远距离迁移,通过食物链富集,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天然和人工合成的有机污染物。其有以下四大特点:①半挥发性,可以长距离传输。②较长半衰期,难以在环境中降解,可以长期在环境中滞留。③高脂溶性,其水溶性很低,可以在食物链中浓缩、富集和放大。④强毒性,其中许多污染物不仅具有致癌、致畸和致突变的作用,而且具有环境内分泌干扰作用,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具有较大的潜在威胁。

1.2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种类 根据2001年5月签署的《斯德哥尔摩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公约》,POPs可分为三大类12种化学物质。杀虫剂:包括艾氏剂(aldrin)、狄氏剂(dieldrin)、异狄氏剂(endrin)、氯丹(chlordane)、七氯(heptachlor)、灭蚁灵(mirex)、毒杀酚(toxaphene)、滴滴涕(DDT)。杀菌剂:六氯苯(hexachlorobenzene)和多氯联苯(PCBs)。化学品的副产物:二噁英(PCDDs)和呋喃(PCDFs)。本综述重点关注二噁英和类二噁英多氯联苯研究进展。

2.我国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来源与危害

我国于1965年开始生产多氯联苯,主要用于电力电容器的浸渍剂和油漆添加剂。废旧电线和电子垃圾回收时可生成PCDDs和PCDFs。环境介质监测数据显示我国部分土壤、水质、空气、沉积物等均有不同程度POPs的污染[1]。污染的来源有工业的城市三废、农业的农药残留、交通的尾气排放、生活中的民用燃气以及废物焚烧等。根据目前已有的研究结果显示,我国POPs的污染范围在不断扩大[2]。针对POPs的国际行动在2001年斯德哥尔摩公约的签订后正式启动,我国于2004年加入签约国行列。

POPs能够在生物体内的脂肪或蛋白质中积累,并通过食物链的生物富集作用,在高级捕食者或消费者中成千上万倍地累积,产生生物放大效应。故存在于大气、水、土壤中低浓度的POPs能通过食物链最终进入处于最高营养级的人体内,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3][4]。某几族的POPs相互协同作用于人体,对人体造成内分泌干扰、影响智力和生长发育,产生免疫毒性、致癌性和其他毒性[5]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