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2019年秋季大气细颗粒中二次水溶性离子变化趋势文献综述

 2022-07-07 15:38:23

南京市2019年秋季大气细颗粒中二次水溶性离子变化趋势

1、前言

气溶胶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大气环境的主要污染物,其对大气辐射传输和水循环均有重要的影响,尤其是细粒子。颗粒中的细粒子(一般指空气动力学等效直径le;2.5 mm的粒子),由于粒径小,故此比表面积较大,容易富集空气中的有毒物质,当其进入人体,能够沉积在支气管和肺泡中且不易排出,引起心脏病、肝动脉硬化、哮喘甚至肺癌等疾病,危害人体健康。

水溶性离子是大气颗粒物的重要组成成分,约占PM2.5总质量浓度的30%-40%。水溶性离子能直接影响降水酸度,并且因其吸湿性而影响云凝结核,产生的间接辐射强迫作用。故此,我们希望通过对大气细颗粒的质量浓度和水溶性离子浓度的变化进行分析,进而解释大气能见度的影响因素并且制定有效的环境空气污染源减排政策。

南京市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处长三角经济圈,地势三面环山,一面靠水。其工业和城市布局,容易导致污染物堆积,南京市的污染状况一直较重,本次研究将在南京市周围采样,为南京市制定环境制度提供参考,同时对相似地区大气环境研究提供选择方案。

2、国内外研究

近年来,城市空气环境的恶化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关于大气颗粒物与气象条件相关性的科学研究也在紧锣密鼓地跟进,各个科研团队对不同地域、多种场所进行了科学的调查研究,并作出相应的记录。

PM2.5对太阳辐射的消光作用(散射和吸收)是造成大气能见度下降的直接原因,从而会导致霾污染的形成,而水溶性离子在其中起到主要作用。[1]

颗粒物中水溶性离子主要来自二次过程、土壤扬尘、生物质燃烧和农业源。[2]二次离子作为最主要的水溶性离子SNA(SO42-、NO3-、NH4 ),主要以硫酸盐、 硝酸盐、铵盐的形式存在,这些物质可以通过吸湿作用改变气溶胶的大小、组分、酸碱度、数量和寿命。同时,水溶性离子强烈的亲水性,能够改变气溶胶作为云凝结核的能力,影响云的形成和发展; 在低于水的饱和蒸汽压条件下形成雾滴,从而影响大气的光学性质、能见度。[3]杭州市PM2.5和SNA的质量浓度与相关系数都呈现出明显的正相关,SNA的消光系数冬季最高,夏季最低。[1]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