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市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2022-06-28 23:15:15

关于城市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研究现状

摘要: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保护生物多样性能够为自然群体创造适宜的生境,了解并促进物种对环境变化的反应;联系人与自然,提供环境教育,提供生态系统服务。[13]但随着生境丧失和片段化、外来种的侵入、生物资源的过度开发、环境污染、全球气候变化和工业化等[16]生物多样性正迅速丧失,其中生境破碎化是造成生物多样性下降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17]。自197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提出人与生物圈(MAB)计划,指出城镇建设要遵循人与自然共生的基本生态原则以来,城市自然保护与生态重建活动逐渐兴起。[8] 城市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就是其中一个实践。

关键词:城市公园;生境;生物多样性;环境规划

1.生境破碎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1.1生境破碎化的定义

生境是生物的个体、种群或群落生活地域的环境,包括必需的生存条件和其他对生物起作用的生态因素。生物与生境的关系是长期进化的结果,生物能够改造、适应所处的生境,生境的状况则同样能影响生存在其中的生物。

生境破碎化是指原来连续成片的生境,被分割、破碎,形成分散、孤立的岛状生境或生境碎片的现象。其过程是一种景观动态。即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干扰,导致景观由单一、均质和连续的整体趋向于复杂、异质和不连续的斑块镶嵌体发展的过程。主要表现在斑块尺度和景观尺度,斑块是与周围环境( 基质) 在性质上或外观上不同的空间实体,景观是具有异质性或斑块性的空间单元,斑块、基质、廊道是构成景观的三要素。

1.2生境破碎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1]

生境破碎化影响遗传多样性。原有单一均质连续的整体生境形成许多斑块生境,对生活于其中的生物的散布、移居活动产生直接影响:限制种群分布,降低种群数量甚至改变种群结构;改变种群内部的基因组成,降低遗传效应,生境愈小愈可能导致物种灭绝。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