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兴经济开发区Ⅰ号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文献综述

 2021-12-21 21:17:06

全文总字数:6398字

文献综述

文 献 综 述1.引言土壤环境是人类生产生活的物质基础,由于城市化和工业化不断发展,各项工业生产、农业灌溉等活动不可避免地产生污染物并加剧污染源不断进入土壤环境,进而造成土壤、地下水质量的持续污染和恶化[1]。

污染场地环境,不仅影响到环境保护,同时对人身健康、人身安全造成的影响也非常突出。

目前,中国污染场地的调查与修复工作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机遇期,公众环保意识的提高,国家配套法律的出台,政绩考核指标的转变,促使深入思考并着力解决污染场地的技术问题。

通过调查某经济开发区Ⅰ号地块,重点关注污染物的种类、浓度水平和污染范围,评估场地污染对场地使用者产生的影响,污染物质排放或泄漏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程度进行概率估计,以可接受健康风险水平为出发点,进行污染场地健康风险评价,从而判断场地土壤和地下水污染是否需要修复,确定修复范围和修复量。

2.相关研究进展2.1国外治理进展国外对于污染场地的研究工作开展较早,其研究成果和管理体系趋于成熟。

20世纪80年代以来,欧美国家在环境风险评价的理论基础上先后建立起了污染场地健康风险评价体系。

美国环保局制定了一系列诸如《土壤污染筛选导则》、《健康风险评价手册》、《场地治理调查和可行性分析指南》等风险评价导则[2],以及污染场地修复的问题的基于风险的纠正行动(RBCA)程序[3],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包括法律法规、技术导则在内的污染场地健康风险评价。

欧盟16国于1994年成立欧盟污染场地公共论坛,并于1996年完成污染场地风险评价协商行动指南[4]。

英国、芬兰等国参考美国健康风险评价体系构建了适合本国实际的健康风险评价体系[5,6]。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