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染废水深度处理及回用技术研究文献综述

 2021-09-25 01:05:33

全文总字数:3438字

毕业论文课题相关文献综述

1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长期以来,印染行业一直是我国的工业用水和排水大户,在纺织品的退浆、煮练、丝光、染色(蜡染)、印花以及水洗等印染加工过程中,都会产生大量的生产污水,在生产中深色或厚重织物时,各工序产生的废水中,污染物的浓度更高。

随着染料合成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合成染料被投入使用,导致进入水环境的污染物种类不断增加,印染废水造成的水环境污染也日益严重。

印染废水具有排放量大、色度深、难降解有机物含量高、水质不稳定等特点,一直是废水治理行业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排放的印染废水达七亿多吨,约占工业废水排放量的35%[1]。

另外,不同的原料、不同的染料以及不同的加工工艺等造成了印染废水的组成和性质变化很大,印染过程中使用的染料、浆料以及助剂,大部分都是人工合成的有机物质,在印染的过程中,有很大一部分都会残留在生产废水中,导致印染废水COD很高,而且,随着新型抗光解、抗氧化助剂和染料的使用,导致印染废水中有机物的可生化性逐渐降低,废水的处理难度越来越大。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淡水资源日益紧缺,印染废水的深度处理和回用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根据环境保护部2012年颁布的《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87-2012),对企业水污染物排放浓度及单位产品基准排水量都作了限制。

因此,随着国家排放标准和工业用水价格的不断提高,解决印染废水深度处理及回用问题、实现印染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印染工艺用水对于水质的要求较高,回用水指标必须控制在用水指标之内,以免影响产品的品质。

单一的处理工艺一般很难使废水满足印染用水的标准,而联用技术可以将物理、化学、生物的净化作用科学合理的组合起来,充分发挥各自的长处,使污染物的去除达到最佳效果。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