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芬顿工艺的构建和优化及其对新兴环境污染物的降解研究文献综述

 2022-06-28 23:12:28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新兴环境污染物

1.1.1.1 新兴环境污染物概述及危害

目前,新兴环境污染物(Emerging Contaminants)由于其难降解性、易富集性,以及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性而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新兴环境污染物也被称为“微污染物”(Micropollutants)或者“新兴关注污染物”(Contaminants of Emerging Concern)[1],它的定义为合成或天然存在的化学物质或者任何在环境中不受监控但可能进入环境并对生态和人类健康造成不利影响的化学物质。它广泛存在于地下水、地表水、市政废水、饮用水中,但在市政供水系统中难以被监测,且在饮用水处理过程中可能产生新的污染物,对生态和人类造成的威胁亟待关注。ECs主要包括药物和个人护理品(Pharmaceuticals and Personal Care Products, PPCPs)、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s, EDCs)、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 POPs)等,以及它们的降解产物[2]

药物和个人护理品(PPCPs)包括各种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如抗生素、止痛药、降压药以及个人护理用品如化妆品、遮光剂、染发剂等。PPCPs的长期暴露会对环境甚至人体健康产生危害,例如抗生素会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基因,从而异变为对抗生素耐药性极强的“超级细菌”[3],一般抗生素难以对其产生作用。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DCs)会引起生物的生殖、发育、神经和免疫功能障碍,被定义为干预动物和人体中天然激素的产生、释放、运输、代谢、结合、作用或消除的外源性物质[4]。它分为天然和人工合成两类,包括邻苯二甲酸酯(Phthalate Esters, PAEs)、双酚A、多环芳烃等有机化合物以及汞、镉、铅等重金属。此类化合物通常通过食物链积蓄于人体和动物体内,易导致野生动物生殖能力降低和人类免疫、生殖系统的受损。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是一类在食物链中有富集作用的、对生物的繁殖和免疫系统有毒害作用的化学物质。它主要包括多氯联苯(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 PCBs)、多氯二苯并对二噁英和呋喃(polychlorinated dibenzo-p-dioxins and dibenzofurans, PCDD/Fs)、以及杀虫剂如DDT等几十种物质。它对生物存在神经毒性、生殖毒性、致癌性等有害性质。

EDCs、PPCPs在世界各地的污水处理厂频频检出,表明目前的污水处理技术亟待改进。目前,常用的ECs处理主要有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高级氧化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物理化学法,由于其较高的氧化工艺效率而备受研究者关注,本研究主要采用新型的高级氧化处理方法对两种具有不同理化性质的目标污染物,即磺胺嘧啶(Sulfadiazine,SDZ)和双酚A(Bisphenol A,BPA)进行处理,以构建新型的可循环声芬顿降解工艺。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