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制药厂抗生素废水处理工程工艺设计文献综述

 2022-03-15 21:05:32

抗生素废水处理技术综述

1 抗生素废水的来源与特点

抗生素,是指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他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其作用是针对“细菌有而人(或其他动植物)没有”的机制进行杀伤,有四大作用机理,即: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增强细菌细胞膜通透性,干扰细菌蛋白质合成和抑制细菌核酸复制转录[1]

据调查,早在19世纪末抗生素已广泛应用于牧业和各类养殖业[2],而当前我国有抗生素生产企业300多家,约占世界总产量的30%,年产抗生素原料约21万吨,年排放抗生素废水在5000多万吨。四环素类抗生素作为抗生素的一大分支,是由放线菌产生的。因为其具有质优价低、抗菌活性高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医药行业、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3]。然而,在生产过程中,仅处理生活污水的工艺是不能有效的去除其废水中的有害物质,有残留物质的废水会随着污水厂的出水排入水体。此外,动物是无法完全吸收四环素的,因此其余抗生素仍然会随粪便和尿液排出体外,对生态环境和环境的安全健康造成巨大的危害[3]。所以,环境相关领域已开始重视控制和降低抗生素在环境中的残留问题。

1.1 抗生素废水来源

抗生素有三大来源,分别是①养殖业:抗生素在兽药用量中占到70%以上。动物和水产养殖业投入大、风险大,为了防止大面积生病死亡,养殖户往往要投放大量抗生素。②人体。进入人体内的抗生素,被吸收治病的仅占20%左右,有70%至90%都会被排泄出来,然后通过生活污水进入环境。③制药企业的工业废水和医院的医疗废水。中国药物产量的70%是抗生素,正常使用的抗生素的种类就高达130多种。作为主要来源之一的制药企业的工业废水来自生产过程中的结晶液、废母液、洗涤废水和冷却水[7]

1.2 抗生素废水水质特点

抗生素废水水质具有成分复杂、中间产物种类多、有机物浓度和COD高、悬浮物含量高导致色度深、盐含量高、碳氮比例失衡、有明显的色和味、难生化降解和冲击负荷高等特点[4]。具体为:

  1. COD和SS较高,COD甚至达到10000mg/L及以上;
  2. 废水中有大量的抑制生物活性的物质,如有机溶剂、酸碱试剂等,具有生物毒性;
  3. 废水可生化性能差,处理技术选择困难;
  4. 废水中药物残留浓度高,易产生二次污染;
  5. 废水色度大、气味重[6]

2 抗生素废水的处理技术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