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吨/天电镀废水处理工程设计文献综述

 2022-03-10 21:48:45

文献综述

1.1废水特点

电镀是利用电解原理在金属表面镀上一层薄层或合金,防止金属氧化,从而提升金属耐磨性、导电性、反光性和抗腐蚀性,还起到有效的增进美观的效果。 但在镀件清洗、废电镀液及镀槽“跑、冒、滴、漏”废水中,产生大量有毒有害电镀废水。废水水质复杂,废水污染物种类繁多电镀废水成分复杂,除了酸碱废水、含氰废水,重金属废水也具有极大的危害性。 根据重金属元素不同,包括含 Cr、Ni、Cd、Zn、Cu、Cu、Zn、Au、Ag 废水,其中,尤以含 Cu、Zn 废水最为主要。电镀废水危害性大、成分复杂,不及时处理不仅破坏环境,也会给影响健康,对生态环境造成较大危害。根据电镀工艺流程不同,所产生的废水种类存在一定差异,主要电镀废水种类、产生工序和主要特点如下:[1]

1.1.1镀前废水

包括对工件除油(脱脂)或进行酸洗产生的废水,该类废水 含有部分有毒有害的重金属离子, 也包括一些碱性物质, 例如烧碱、Na2CO3,此外还掺杂着小部分有机化合物。

1.1.2镀层漂洗

镀层漂洗排放的废水量、 种类与浓度均会因电镀液的组成、电镀操作水平等因 素而异;漂洗阶段废水中特别是重金属的浓度,将会直接关系到资源化回收度和电镀废水所达到的处理程度。

1.1.3镀后废水

废水复杂多变,废水量波动较大,通常都与混合废水或酸 碱类废水结合到一起处理,除此之外,电镀、钝化、退镀等电镀操作阶段使用到的溶液经重复利用,积累了许多重金 属离子,也会产生大量电镀废水。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