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去中心化思想的医疗信息共享模式研究文献综述

 2022-10-28 10:18:01
  1. 文献综述(或调研报告):

1、医疗信息化建设背景。

随着“互联网 医疗服务”战略的提出和我国医疗制度的深化改革,我国医疗服务业也出

现了前所未有新的发展契机,在大数据、云计算、电子健康档案、区域医疗信息平台、移动医疗等出现,我国医疗服务行业也正在探索新的发展方向。在卫生部发布的医疗卫生“十三五”规划,制定了医疗卫生行业 2016 年-2020 年的 5 年发展目标:对医疗卫生资源配置进行整体优化,全面建成互联互通的国家、省、市、县四级医疗信息平台,推进医疗信息化的

全面建设,实现各级医疗服务、医疗保障与公共卫生服务的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医疗信息化再次作为我国医疗服务发展的重点,而医疗信息共享是医疗信息化的重中之重。

医疗信息也就是当今我们能够利用的医疗服务信息即医院医疗信息、医疗卫生信息、预防保健信息、卫生监督信息、医保信息、电子病历信息、电子健康档案信息、医学影像信息等所有医疗信息。医疗服务信息共享是医疗服务信息资源,通过一定的数据处理(传输、储存、处理、抓取等)技术,达到医疗机构之间,医疗机构内部,医疗机构与患者之间信息资源的相互交换,相互连通的共享状态。医疗服务信息共享的建立,需要在医院信息化,医疗信息化,区域医疗信息化的基础之上,只有医疗水平达到足够的信息化,医疗服务信息才会有更快捷更有效的途径实施共享。(何琳,2010)

2、医疗信息共享的现状。

医疗服务信息共享模式大体分为三种,即医疗机构内部信息共享模式、医疗机构之间信息共享模式、医疗机构与患者信息共享模式。医疗机构之间共享模式按区域划分为国家医疗服务信息共享模式、区域医疗服务信息共享模式、地区医疗共享模式。医疗服务信息共享模式的表现形式有医疗服务信息平台、移动医疗服务信息平台、医院信息系统(HIS)等。医疗服务信息平台模式包括了医院医疗信息共享平台模式、区域医疗信息共享平台模式、公共卫生信息共享平台模式。移动医疗信息平台模式包括:移动端信息共享模式和移动医疗器械数据共享模式。医院信息系统共享模式包括电子病历共享模式、电子健康档案共享模式、医学影像共享模式等。(原国庆,2016)

医疗机构内部信息共享是通过 HIS 系统实现的,也就是医院信息系统,利用计算机技术,通讯设备和数据处理技术等现代化技术手段,对医院各个阶段所产生病人诊疗信息和行政管理信息进行收集、储存、处理、分析、传输、交换、互享,满足授权用户需求,从而减少决策成本,提高医院运行效率,节约病人患者的时间成本(曲晓慧,2014)。

医疗机构与患者之间的信息共享有医疗机构网络信息平台模式、移动医疗信息平台模式、医院就诊卡模式。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医院的网络信息平台逐渐完善,医院的科室概况、医生信息、床位信息、医疗检查结果等都在网站上与用户共享,实现了网上预约挂号、患者查询服务、床位信息查询、检查结果查询、网上就诊、远程医疗、网上支付、网上买药等信息共享化的医疗服务(郑杰,2015)。

医疗机构间的信息共享模式主要表现为医疗服务信息共享平台模式,从地域上分为国家级医疗服务信息平台、区域医疗服务信息平台和地区性医疗服务信息平台。内容上涵盖了医疗机构信息、医疗卫生信息、医保信息、预防保健信息、医疗监管信息、电子健康档案信息、药品信息等所有医疗信息资源。(原国庆,2016)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