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CA的江苏省农产品物流水平评价研究文献综述

 2022-01-04 21:55:18

全文总字数:4325字

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随着我国物流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将物流水平评价作为研究的重点,国内涌现出了许多评价物流水平的方法: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价法、主成分分析法等,在丰富物流理论的同时促进着物流实践的发展。国内许多学者已经就主成分分析法在物流方面的应用进行了诸多研究,对 PCA 法存在的部分问题也分析的十分透彻,但是对物流水平评价的研究并不全面,运用 PCA 在农产品物流评价方面的研究较少,且尚未有文献运用 PCA 对江苏省各地区的物流进行评价。

物流水平评价指的是对物流的运作能力进行评价,评价物流能力对物流建设意义重大,可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适应的方法改善物流条件,促进物流发展。PCA 法是通过运用降级的思想,[[1]] 将与研究对象相关的大多数指标进行线性组合,最终用几个互不相关的,能反映原始指标绝大多数信息的几个新指标代替原始指标。

在用 PCA 法对物流水平评价研究中,张玉竹等[[2]]运用主成分聚类分析法,将经济基础条件、供给能力、流通能力、物流人力资源、物流信息化水平作为一级指标对山东省区域农产品物流综合能力进行评价。蒋建等[[3]]洪用 PCA-DEA 两阶段法及投入、产出指标评价我国港口企业物流效率。

李林汉等[[4]]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 Markov 残差灰色模型对京津冀物流能力进行评价和预测。张其春等[[5]]采用 PCA-BP 神经网络方法对顺丰冷运物流能力开展实证分析。张雅平等[[6]]以长江经济带所涉及的11个省市物流效率为研究对象,提出了详细的基于PCA与DEA的长江经济带物流业效率评价的具体实施方法。

洪伟立等[[7]]以邮政物流为研究对象,结合主成分分析法、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内蒙古地区的12个盟市的邮政物流网络利用进行效率评价。李杨等[[8]]运用 PCA-PROMETHEE 方法对我国五大港口进行实证研究,从港口物流规模建设、信息化运用程度、当地城市经济发展情况方面构建了港口物流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甘卫华等[[9]]通过主成分分析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区域物流发展水平进行评价。黄文娟等[[10]]将 PCA 和 DEA 分析法用于湖北省十堰市区域物流发展效率的实证研究中。陈思云等[[11]]结合 PCA 法和 DEA 法对港口物流绩效体系进行量化分析,给出了港口改进物流绩效的关键指标改进。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