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关税政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研究文献综述

 2021-12-27 20:37:24

全文总字数:4931字

文献综述

文 献 综 述一、研究背景及意义关税是指一国海关根据该国法律规定,对通过其关境的引进出口货物征收的一种税收。

关税在各国一般属于国家最高行政单位指定税率的高级税种,对于对外贸易发达的国家而言,关税往往是国家税收乃至国家财政的主要收入。

尽管在进出口关税方面政府均已制定相关政策,但相比之下进口商品的关税更为重要。

合适的关税政策一方面影响着国内的就业情况等,另一方面会影响到国际上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形势。

近年来国际贸易的纷争此起彼伏,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的情况下,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经济低迷,各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有抬头的趋势。

我国既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又是重要的新兴经济体,推进我国对外贸易进程是我国响应经济全球化、维护国际贸易秩序的举措之一。

那么,我国关税政策的变化如何影响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国内外学者针对该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我国学者对于关税政策与国际贸易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冯宗宪、孔德明(1997)[1]基于1992-1996年各行业关税的变化情况,指出大幅度降低关税有利于我国进口,推动我国外贸体制改革,使其进一步符合国际贸易规范所倡导的外贸体制。

姚丽芳(1998)[2]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对影响中国外贸进出口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时,将影响因素归为四类:国内环境因子、直接作用因子、贸易条件因子、外部环境因子与基础准备因子。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