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主体视角下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应对策略研究——以“广东肇庆垃圾焚烧厂抵制事件”为例文献综述

 2021-10-19 22:39:05

毕业论文课题相关文献综述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成员一方面受惠于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优越物质,另一方面也承受着由此衍生的附属品环境污染带来的困扰和威胁。

近年来环境群体性事件的逐渐增长态势也引起了环保组织、政府、公众和学者等的普遍关注。

环境群体性事件的爆发式增长已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难题。

但目前有不少地方管理人员把此类事件当成是一般事件,并未真正解决隐患。

且我国部分管理部门在处理环境群体性事件的过程中,往往反应不灵敏、工作效率低下,并出现暴力抗压群体事件等问题,更易使群众产生情绪不满。

在学术界,西方学者主要从三个视角来研究环境抗争行为,一是环境不公的视角,二是基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视角,三是以社会文化为视角。

而国内的相关研究主要有以下四类:第一类,关于环境群体性事件定义和特点的研究。

对于环境群体性事件,国内大多数学者认为它是由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但没有做过多的描述。

郭尚花在《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频发的内外因分析与治理策略》提出,环境群体性事件是我国社会中的人民内部矛盾,是公众为了维护自己的生存权、健康权而采取游行、集会、围攻、集体上访等方式反对污染企业落户、生产或排污的一种群体性件。

的确,环境群体性事件可以说是我国公众基于维护生态利益而采取的环保自力救济行为的典型表现。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