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某体检中心电话短信形式健康干预对检后人群血脂异常的效果评价文献综述

 2022-08-09 14:46:32

生活方式干预对血脂水平的影响

摘要:近年来,以高脂高糖高热量为代表的饮食结构和久坐不动的运动方式已成为中国人的主要生活习惯,而这种习惯使中国成人的血脂情况每况愈下。高脂血症对人群的影响较大,不仅会增加血液粘稠度,也易引发一系列心血管方面的疾病。根据2013年国际动脉硬化学会指南,除去少数因遗传而患病的情况,不良生活方式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主因,因此在情况可控的条件下应对血脂异常患者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因此本文通过分析不同种类的生活方式干预以评价其对血脂水平影响的效果。

关键词:生活方式;血脂异常; 健康干预

血脂异常指人体血脂水平发生改变,超出正常范围。以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水平ge;5.69mmol/L和(或)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水平ge;1.70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水平le;1.04mmol/L为主要表现。俗称高脂血症[1]

1血脂异常的危害

血脂异常在初期一般悄无声息,但若不对其进行控制,无法排除的脂类会在血管内壁不断沉积,最终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引发冠心病等一系列疾病。2012年全国有86.6%的居民死于慢性病。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居民有271.8/10万,已成为导致中国居民死亡的第一死因。其危险因素为血脂异常[2-3]。尤其是甘油三酯和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变差更易引发。

2血脂异常的流行病学调查

为了解我国成人血脂异常患病情况,有研究员于2010年和2012年在全国范围内展开调查[4-5]。结果显示2012年我国成人胆固醇异常率为4.9%,较2010年上升了1.6%。2012年甘油三酯异常率为13.1%,较2010年增长了1.9%。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异常率则有所下降,从2010年的44.8%降至2012年的33.9%。2010年我国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的患病率在另外几种异常中最低,为2.1%。综上所述,我国成人的血脂情况正逐年变差。在如诊断标准等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血脂水平受地区、年龄、性别等不可抗因素的影响。邵永强[6]、王家宏[7]、付振东[8]等进行血脂调查。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调查了温州、北京和山西三个地区居民的血脂异常患病情况。结果显示在北京地区血脂异常率最高为63.68%(包括边缘性血脂异常),山西次之为60.4%,温州最低为44.99%。温州地区血脂异常患病率女性高于男性,而山西地区的调查结果与温州截然相反。将年龄按35岁和50岁分层,统计结果显示年龄在35岁之前的血脂异常率最高,为68.8%。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