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预防跌倒干预效果评估文献综述

 2022-08-09 14:22:16

老年人预防跌倒干预研究综述

摘要:现如今,老年人跌倒发生率高,后果严重,是老年人伤残、失能和死亡的重要原因,老年人跌倒已成为颇受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老年人跌倒的发生,并不像一般人认为的是一种意外,而是存在潜在的危险。因此老年人跌倒完全可以预防和控制的。积极地开展老年人的跌倒干预,将有助于降低老年人跌倒的发生,减轻老年人跌倒所致伤害的严重程度。跌倒是造成老年人死亡和影响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老年人跌倒的高发生率、高疾病负担和可预防性使得开展其预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现通过查阅并整理文献对我国社区老年人预防跌倒干预措施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以助于为今后课题进展及论文撰写提供依据,旨在探究一种适合社区环境老年人预防跌倒干预措施,希望为社区老年人预防跌倒干预模式提供线索。

关键词:社区;老年人;跌倒;干预措施;健康教育

一、文献综述

跌倒是指突发、不自主的、非故意的体位改变,倒在地上或更低的平面上。按照国际疾病分类(ICD-10)对跌倒的分类,跌倒包括以下两类:(1)从一个平面至另一个平面的跌落:(2)同一平面的跌倒。

老年人跌倒发生率、致残率高,后果严重。2011 年卫生部的统计数据显示跌倒是我国伤害死亡的第四位原因,而在 65 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则为首位。中国老年人群跌倒发生率为 14. 7% ~ 34. 0% ,其中60% ~ 75% 的跌倒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继发性损伤。跌倒造成老年人功能丧失、住院治疗,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跌倒是老年人肌肉力量下降、平衡功能减退,以及多种慢性疾病、药物、环境因素等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的年龄划分标准将年龄在 75 ~ 89 岁的人群界定为老年人[1]。虽然,这种划分方法将人的衰老期推迟了 10 年,但生物界中的一切生物终将逃离不了“衰老”这一自然规律。它会使老年人的生理调控机制变差,反应时变慢,抵抗疾病的能力变弱,工作能力下降,工作恢复时间延长等产生一系列退行性变化[2]。结果导致肌肉萎缩,骨质变脆,身体结构的弹性变差,容易发生跌倒骨折。但科学研究证实,老年人通过体育锻炼仍能减轻机体退行性改变的程度、减缓其发展的进程,使老年人机体的生理功能得到增强和改善[3]

国内外现状

国内外的研究均显示,老年人跌倒发生率会随年龄的增加而相应地上升[4]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