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大学生健康自我管理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文献综述

 2022-08-08 15:26:37

健康自我管理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述评研究

摘要:“健康是幸福之基”,良好的生活行为方式能有效改善健康状况。个体作为健康的主要管理者,其健康程度取决于健康自我管理能力的高低,而健康管理能力的缺乏终将导致亚健康状态甚至疾病状态的形成。国内外研究发现,人民的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水平不理想,导致身体无法到达最优状态。通过对健康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因素调查,可以有效的提升健康自我管理能力,从而促进人民健康发展,社会和谐,国家富强,民族振兴。

关键词:健康自我管理能力;自我管理;健康;影响因素

一、文献综述

健康作为公民的一项普遍权利,是所有国家共享的社会目标和政治优先策略,《“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指出健康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十九大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要坚持预防为主,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预防控制重大疾病。然而2013年第五次卫生服务调查报告显示,15 岁及以上人口慢性疾病患病率由2008年24.1%提高到33.1%,并且引起慢性疾病的一些健康危险因素也没有得到有效控制[1],这表明我国居民的健康状况呈下滑趋势,不容乐观。

影响健康的因素有很多,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成果显示:在影响人类健康的因素中,遗传因素占15%,社会因素占10%,医疗卫生服务利用因素占15%,而60%取决于个人的行为和生活方式[2]。可以发现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是个人的行为生活方式,这说明健康的主导者是个体本身,形成健康自我管理行为,提高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是促进人体健康的有效途径。

1.引言

健康自我管理源于自我管理理论,现已广泛应用于医疗健康领域,是指通过综合运用管理学和行为学的理论为促进和维护自身的健康而采取的决策和行动,具体行为包括饮食、运动等一系列维护健康的措施[3]。相关文献[4]中对其的定义为健康自我管理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设定个人、组织、社会和谐发展为目标的一种自我认识与行为的特质,通过自我管理活动有益于个体自身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同时也有利于组织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