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基层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现状及公平性研究文献综述

 2022-08-08 14:55:00

基层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和公平性研究综述

摘要: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人员是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主力军,是影响服务提供数量、质量和效果的核心要素。基层卫生人力资源高效和公平是一直受到广泛关注。本文通过文献分析和统计描述方法,对国内外基层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现状和公平性进行梳理。

关键词:基层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公平性

  1. 研究背景

卫生人力资源是卫生事业发展的关键要素,它是最重要的卫生资源,也是反映一个国家、地区卫生服务水平的重要标志[1]。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人员是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主力军,是影响服务提供数量、质量和效果的核心要素[2]。我国对基层人力资源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新中国成立之后,依靠赤脚医生实行初级卫生保健制度,极大地改善了当时农村地区的健康状况,使得我国农村卫生事业获得迅速发展。200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发展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建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而基层卫生人才队伍是健全基层医疗服务体系的关键[3]。2016年全国卫生与健康工作大会上提出以基层为重点,将城市社区纳入基层卫生范围之中,使基层卫生的内涵更科学完整,为基层卫生人力资源的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分级诊疗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推进,基层需要更多数量、更高质量的全科医生、家庭医生团队来承担基层医疗预防保健服务,满足群众看病就医需求和提高群众的健康水平。此外,随着人们健康需求日益增长,基层卫生人力资源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迫切需要解决。

自21世纪初以来,卫生人力资源受到学术界广泛关注,从中国知识资源总库等数据库上统计,发现相关的文献出版数量逐年迅速增加。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的公平是卫生资源配置公平的要素(人、财、物)之一,而卫生资源配置公平属于卫生服务提供的公平,此外还有卫生服务需要公平、筹资公平等,这些共同构成了卫生服务公平性的理论框架。本研究是针对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的公平开展的,并且是基于基层医疗机构。基层卫生人力资源的配置及公平性一直以来是国内外研究的重点[3-10],研究者们认为卫生人力资源分布不均衡会影响卫生系统的绩效,最终导致服务提供的不公平性和健康状况的不公平性[4]。查阅国内的文献可以发现,目前国内针对基层卫生人力资源的配置及公平性研究较多,下面将作详细介绍。

  1. 国内基层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和公平性的研究

(一)基层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现状研究

我国 《医药卫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 年)》第一项主要任务就是“强化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到2020年,基层医疗卫生人员达到462 万人,其中全科医师达到30万人以上”的目标。目前,国内研究普遍认为基层医疗卫生人员整体数量和水平有待提高,人员分布不均衡问题突出[5][13]。新一轮医改以来,基层卫生人力资源的结构和质量已发生较大变化,了解其变化情况对于“十三五”期间基层卫生综合改革政策的调整和完善具有现实意义[5]

除了全国的基层卫生人力资源研究,很多研究探索了地区的基层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状况,为该地的卫生资源规划和政策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参考。徐康[6]分析江苏省13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师和护士分布现状、公平性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对基层卫生人力分布的影响。陈大复[7]在调查江西省现有基层卫生技术人员的数量、学历和职称结构、执业(助理)医师资格通过率等基础上,结合《江西省基层卫生人才规划2010~2020》,分析当前江西省基层卫生技术人才存在的问题和预测2020年的需求量。

过去对农村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的研究多于城市社区卫生人力资源的研究。农村基层卫生人力资源主要表现为总体数量不足、质量不高、专业结构不合理、分布不合理、人员流动大、重医疗轻预防、学历和职称偏低等[1]。我国城乡卫生人力资源总体呈增长趋势,但城乡之间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数方面还有较大差距,城市优于农村,且有扩大趋势,需进一步优化[8][9]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