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患者信任度和依从性相关性研究文献综述

 2022-08-08 14:52:39

农村高血压患者信任度和治疗依从性相关性研究文献综述

摘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慢性病在人民群众健康中造成的危害越来越严重。以高血压为例,近几十年来,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居高不下且呈持续上升的趋势。未来10年是我国防控慢性病的关键时期,为了避免慢性病发病出现失控的现象,必须实施科学有效的防控策略,开展全民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加强慢性病防控和慢性病患者管理。依从性的好坏对慢性病的治疗效果有决定性的影响。有研究指出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可以通过自我效能预期和结果预期影响患者对医生建议的依从性,并相信患者的信任对提高患者依从性进而提高健康水平具有决定性作用。医患信任的缺乏,将导致严重的医疗后果。中国目前严峻的医患关系形式,很大程度上受到医患之间信任缺乏的影响。建立医患双方信任,缓解医患矛盾,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刻不容缓。

关键词:高血压患者 患者信任 治疗依从性

一、文献综述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慢性病在人民群众健康中造成的危害越来越严重。以高血压为例,《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报告统计,2012年全国18岁及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5.2%,与2002年相比,患病率呈上升趋势[1]。近几十年来,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居高不下且呈持续上升的趋势。调查表明,目前我国约有2亿高血压患者,据统计截至2016年,我国高血压患者超过2亿人,即每10个成年人中就有2人患高血压,约占全球高血压人数的1/5,并以每年1000万人增幅持续上升。其中农村成人(ge;18岁)高血压患病人数增加尤为迅猛:2004~2006年患病率达18.94%,2007~2009年达21.24%,2010~2013年更是高达26.68%[2]。未来10年是我国防控慢性病的关键时期,为了避免慢性病发病出现失控的现象,必须实施科学有效的防控策略,开展全民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加强慢性病防控和慢性病患者管理。

医患信任被认为是有效治疗的关键,然而近年来,由于医药卫生体制不健全、医患信息不对称、卫生经费投入不足等原因,我国医患关系日益紧张。近几年的调查和数据及案例分析,均从不同方面说明了,我国当前的医患信任水平是逐年降低的,不信任的状态已是非常严峻了。有研究指出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可以通过自我效能预期和结果预期影响患者对医生建议的依从性,并相信患者的信任对提高患者依从性进而提高健康水平具有决定性作用[3]。医患信任的缺乏,将导致严重的医疗后果。中国目前严峻的医患关系形式,很大程度上受到医患之间信任缺乏的影响。建立医患双方信任,缓解医患矛盾刻不容缓。

高血压患者一旦确诊,为了控制血压稳定需要终身服药,患者要承受很大的痛苦和压力。长期的治疗涉及患者对治疗方案的依从性问题。所谓依从性即患者遵从医嘱或治疗建议的程度[4]。它是描述患者暴露与解释某些治疗失败或不良事件的基本特征[5]。依从性的好坏对慢性病的治疗效果有决定性的影响。就原发性高血压而言,目前降血压药能使90%以上的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在正常水平,但事实上,在高血压人群中,血压正常率并不高,高血压病呈现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和患者对高血压病知晓率低、治疗率低、血压控制率低的“三高”、“三低”现象。以致高血压病成为整个“地球村”重大公共卫生问题[6]。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差被普遍认为是血压得不到有效控制的一个重要原因,慢性无症状性疾病患者不依从现象更为如此[7]。良好的用药依从性是提高高血压治疗率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提高控制率的最有效的方法,同时也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降低并发症最经济的手段[8]

1.患者信任定义及研究现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