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现状研究——以南京市为例文献综述

 2021-12-19 22:25:32

全文总字数:5234字

文献综述

毕 业 设 计(论 文)开 题 报 告1.结合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每人撰写20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文 献 综 述在我国当前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外来人员随迁子女这一社会新涌现的群体日益壮大,其教育问题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对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的研究,既是发展教育公平的迫切需要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途径,同时也具有研究时代热点问题的现实意义。

关于城市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许多学者都进行了探讨,代表性的文献综述如下:一、城市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现状和问题刘洋溪[1] (2018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城市接受义务教育起点偏低问题探析)研究认为:在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和努力为全体人民提供更好教育的时代背景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不断深化落实,农民工随迁子女群体呈持续增长态势,且在迁入地学校就读比例不断提升。

但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城市接受义务教育仍存在着以起点偏低为主,就读名校难、就读花费高、参加考试难为辅等问题。

单成蔚、秦玉友[2] (2017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入学条件分析)研究认为通过对25座大城市入学政策文本中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入学条件的分析,发现入学条件存在证明材料种类繁多、必要入学条件缺失、时限规定弹性不足等问题。

刘宗顺[3] (2016农民工随迁子女文化融合教育的困境与对策)研究发现我国已基本形成以公办学校为主接收农民工随迁子女就学的格局,农民工随迁子女进入城市公办学校后的文化冲突问题逐渐凸显。

因此,在流入地公办学校开展农民工随迁子女文化融合教育尤为必要。

但目前农民工随迁子女文化融合教育面临诸多困境:政府政策导向尚未明确,城市公办学校未予以足够重视,文化的自我保护机制固化了偏见,家庭经济资本的差异加深了隔阂。

刘奕婷、缪建东[4] (2018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政策变迁分析)研究认为:进城务工人员的举家迁移所造成的随迁子女在城市就学困难的问题是近年来中国城市发展、和谐社会建设和义务教育事业所共同面临的重大难题,政府在过去十余年间为解决这一难题采取过多种政策方案,取得可喜成就,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如政策执行困难、公办学校容纳能力有限、教育事业人力资源紧缺、优质教育资源难以怠及随迁子女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