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地区一体化背景下医保异地结算的完善文献综述

 2021-11-03 22:41:25

毕业论文课题相关文献综述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程度的加深,选择在异地工作、就医的人群越来越多。

为了顺应社会发展,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满足不同群体的就医需求,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和安徽省逐步建立起了长三角地区医保异地结算的机制。

长三角医保异地结算政策的推行,使人们在异地就医更加便捷。

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不同地区医保信息系统共享难度大、结算流程不通畅、异地稽核管理的难度大等问题。

这些问题都需要相应的解决对策来完善。

一、长三角医保异地结算的含义和政策发展医保异地结算包含异地就医和即时结算两个重要概念。

所谓异地就医,是指参保人在参保统筹地区以外的其他医疗机构发生的就医行为; 即时结算又称直接结算,是指参保人就诊结束时由就诊地区的医保机构向参保人提供即时的医疗费用结算服务。

据此,可将异地结算理解为: 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为参保人在参保统筹地以外的地区就医时提供的异地医疗费用即时结算服务杨筱丽认为,长三角地区医保异地结算发展原则坚持先易后难、先急后缓的思路。

从 2008 年开始,长三角地区将实现三省一市医保一卡通结算作为总体目标,以上海为中心,江苏省、浙江省和安徽省在异地就医人员较为集中、医疗保险信息系统相对完善的统筹地区,优先实行异地就医医疗费用联网结算,建立异地就医协作机制,如浙江省杭州市于 2008 年领先与上海医保联网,又于 2009 年与上海建立异地就医协作机制。

对于一些医保异地结算制度相对欠发达的地区,优先进行医保关系转移接续工作,主动完善与所属省的医保联网工作,简化医保结算手续,统筹城乡参保人员接续医保关系,为实现医保异地联网结算奠定基础。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