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态环境质量制图——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中分辨率的长时间序列生态环境质量数据集(M-RSEQI)文献综述

 2021-10-25 21:31:12

毕业论文课题相关文献综述

文 献 综 述一、研究背景陆地表面温度( LSI)在地表和大气相互作用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在气象、地质、水文、生态等众多领域有着广泛的需求。

土壤水分状况、森林火灾的监测、地热位置的判别、军事伪装的应用、石油和铀矿的寻找等都离不开地物表面温度信息。

地表温度在陆地一大气系统间的相互作用和能量交换过程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是地表热量状况的最直观表示[1]。

从20世纪70年代末,遥感技术逐渐兴起,伴随其大范围快速获取地表信息的优势,热红外遥感的应用得到了广泛地开展。

从最初的热图像解译发展到定量反演地表温度,人们对反演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正在向精度小于1K的目标前进[2]。

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具有全球覆盖和较高空间分辨率的优点,MODIS传感器有36个波段,波谱范围从可见光、近红外到中红外、热红外均有涉及,实现了对地表全方位的观测.同时,MODIS传感器还具有大气廓线观测能力,可以提供实时同步的大气参数,如水汽含量等,其地表温度(Land Surface Temperature, LST)产品空间分辨率为1 km x1 km,能满足人们对空间分辨率的需求。

然而,由于陆地表面存在异质性和发射率不同,其表面温度比洋面温度的反演存在更多不确定性,所以,MODIS LST产品检验受到科技工作者的极大关注。

总结而言,MODIS地表温度产品误差受地表状态、地域和时段等影响。

因此,有必要对该地区MODIS地表温度产品进行检验[3]。

此外,用于检验的实测地表温度真值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卫星反演地表温度的评估结果,热红外测温仪测得的辐射温度与考虑了大气下行辐射和地表发射率的地表温度之间存在差异,红外测温仪和长波辐射表因观测波长范围不同、观测精度不同,观测到的地表向上长波辐射值存在差异,对应的地表温度也就存在差异[4]。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