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混凝土粗集料(RCA)制备透水混凝土工艺研究文献综述

 2021-10-25 21:00:47

毕业论文课题相关文献综述

文 献 综 述1 引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中村改造,旧城拆迁,旧城改造等工程的实施步伐也将加快,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

在欧洲,每年排放5000万吨废弃混凝土,在荷兰,建筑垃圾回收率几乎达到100%;在美国,每年排放6000万吨废弃混凝土,回收率达到70%;在日本,每年排放约1200万吨废弃混凝土,到2000年回收率达到80%;在韩国,每年产生2400万吨废弃混凝土,回收率达到94%;在中国,每年产生约5.4亿吨废弃混凝土,但建筑垃圾回收率不到5%。

为解决目前我国城乡房屋拆解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固体砖和砌块等废弃物对生态环境的诸多负面影响,本课题将利用废物再生集料的强度,孔隙率,吸水率高的特点,制备出透水性好,强度满足基本使用要求的再生透水性混凝土。

2透水混凝土与再生混凝土骨料透水混凝土(又称多孔混凝土)指由单一粒径粗骨料或加入少量细集料形成的具有内部连通孔隙的混凝土,孔隙率通常为15%~25%[3],能减少地表径流、补充地下水、净化水体、吸声降噪、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等,在环境方面表现出显著效益,完全符合日本混凝土工会于1995年提出的生态混凝土的概念。

通过破碎和分离废弃混凝土制备的骨料称为再生混凝土骨料(简称再生骨料,RCA).再生骨料是指经过一系列加工,如拆除建筑物(建造)、路面改造、混凝土生产、工程建设或其他条件、破碎、清洗和分级等,粒径低于40mm的骨料。

其中5~40mm范围内的粒径为再生粗集料,0.5~5mm范围内的粒径为再生细集料。

只有通过简单的破碎和筛分过程,再生骨料具有多个颗粒角,表面粗糙,构件还含有硬化水泥砂浆。

此外,在破碎过程中,混凝土块在内部积累了大量的微裂纹,导致再生骨料本身的孔隙率大、吸水率大、堆积密度小、空隙率大、破碎指数高。

采用RCA作为粗集料和适量的水泥、减水剂和减水剂,可以制备出具有适当机械强度的高透水混凝土。

3. 透水混凝土组成及性能透水混凝土强度特性和透水性与其组成材料密切相关。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