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质文物固色的研究文献综述

 2021-10-08 18:53:11

毕业论文课题相关文献综述

1.概述

造纸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纸对人类社会有不可磨灭的影响和贡献。纸质文物也是全世界非常珍贵的文化遗产,对于后人研究古人的社会生活和历史以及现在科学技术的进步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也在文化传承中担任着重要角色。但是随着时间越来越久和书籍的反复使用,还有一些其他因素的影响,纸张会逐渐老化,颜色也会改变,甚至纸会直接破损,对后期使用和查阅带来不便。因此对于纸质文物的保护和修复也是当今不可或缺的课题。

纸一般都是由树木进行一系列的加工制作而得来的。纸张中的物理强度主要是由纤维之间的羟基以氢键缔合产生,同时羟基的大量存在也会产生很多不利影响。例如羟基有很强的吸湿性,会使纸的含水量增加,易发生酸式,微生物,酶水解等形式的降解,加速纸张老化。需要利用一些科学方法和手段对纸张有针对的进行保护。也要运用一些西方的新进技术和多学科知识对不同状况的纸使用不同的方法[1-4]。

2.影响纸质的不利因素

2.1温度和湿度

温度和湿度对纸张的老化也有很大的影响,也很简单。温度和湿度太高,都会加快纸张的老化速度。对于在高温下,纸中的水分会因为温度过高而蒸发掉,纸就会变得又干又脆,另一方面高温也会加剧分子内原子的热振动,影响了分子的稳定性,这些都会使纸老化加快。对于湿度的影响实际上是通过影响纸中的水分含量从而间接的影响纸质[5]。其实二者在一般情况下都是同时存在的,都是共同产生影响。

2.2酸度

纸的主要组成成分是植物纤维素,纤维素是一种直链高分子化合物,是由葡萄糖基经过键聚合而成的[6]。这种结构的化合物在酸性环境中,会使水解的速度加快,并且酸的浓度也直接影响了纤维素的水解速度。水解使分子链发生断裂,高分子聚合物的聚合度降低,纸的强度也就随之降低[7]。纤维素在酸的催化作用下水解就是纸张的老化过程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反应。酸的来源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来源是明矾由于水解而产生的硫酸,明矾是在造纸工艺过程中必须添加的一种物质。另外在一些空气污染严重的地区,大气中含有如硫化物等酸性的气体,也是来源之一。纸本身一些组成元素也可能会发生氧化从而生成少量的酸性物质[7]。

2.3氧化

纸质文物在保存和使用时,都会暴露在空气之中,也会和大气中的氧气接触,此时羟基就会被氧气氧化成羰基,这样就会导致分子链发生断裂,强度和其他的物理性能也会相应的下降,这也是纸张发黄的一个重要原因[8]。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