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硅担载纳米稀土氧化物及高性能光致驱动器的制备与研究文献综述

 2021-12-21 21:40:14

全文总字数:6868字

文献综述

文 献 综 述1 引言智能材料(Intelligent Materials,IM)[1]是一种新型材料,可以针对环境的不同变化(声音、应力、温度、光亮等),做出相应的响应,也可以在特定的温度作用下进行材料的自动变形、自我修复等功能。

可以说,智能材料是对生物智能所进行的一种人工模仿。

其中,形状记忆聚合物(Shape Memory Polymer,SMP)是智能材料的一个重要分支。

当其在受到外界条件的刺激时,SMP可以发生形状的变化,并且能在一定条件下将此形状固定下来成为临时形状,而当再次对其施加外部刺激时,又能从临时的固定形状回复到初始形状。

自20世纪80年代Ota[2]首次发现热致型形状记忆交联聚乙烯以来,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就成为了国内外众多科研工作者研究的热点。

SMP及其复合材料具有很多优点,如弹性较高、密度较低、耐腐蚀性较好、电绝缘性和保温效果较好、成本较低、形状记忆温度可调、加工方式多样和潜在的生物相容性等,加之其独特的形状记忆效应,可以将其应用于一些特殊的领域,如生物医用[3,4]、航空航天[5]等。

2 形状记忆聚合物的记忆机理1989年日本科学家石田正雄提出了两相理论[6]。

该理论认为: SMP由两相组成,分别为固定相和可逆相,固定相是记忆初始形状的一相,可逆相是随温度而能可逆固化、软化的一相。

图1为一个典型的热致型单向SMP形状记忆循环示意图。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