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心雕龙》中的草木意象文献综述

 2022-09-03 22:36:42

论《文心雕龙》中的草木意象

摘要:文学作品中的草木意象研究成果众多,如《诗经》《离骚》的草木意象研究,但是文论中的草木意象却很少被关注。在中国古代文论中,很多文论家都以草木意象来说明、解释文学理论问题,其中,刘勰《文心雕龙》中的草木意象尤为典型,遍及文学理论中的创作、鉴赏及文学观念等各方面,具有体系性,体现出一定的文论意义。

关键词:草木 文学创作 文学鉴赏 文学观念

一、文献综述

《文心雕龙》作为我国第一部有着完整体系的古代文艺理论, 在《文心雕龙》“论说”和“ 史传” 的文字。 所以, 至其间世时“未为时流所称 得不到社会的重 晚在九世纪末 《文心雕龙》已相当广泛地在 视, 经过了近 15 个世纪流传, 它的巨大价值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全书分五十篇,内容丰富,见解卓越,皆“言为文之用心”,全面而系统地论述了写作上的各种问题。尤为难得的是对应用写作也多有论评。粗略统计,全书论及的文体计有59种,而其中属于应用文范畴的文体竟达44种,占文体总数的四分之三。

古往今来,文学家从美学、艺术哲学、艺术心理学、文学批评、词义释意等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詹瑛先生《 文心雕龙义证》 的出版。 本书是作者集四十余年的教学经验及研 究成果, 花费众多心血而凝结成的一部力作。 由于它具有会注的性质. 对于各家注解和释义多有采撷, 互相证明, 间有驳正, 实际上此书也总结了四十多年来中外“ 文心rsquo; 研究 的整体成果, 因此, 这是一部集大成之作。 黄侃的《文心雕龙札记》、范文澜的《 文心雕龙注》是“ 文心学rsquo;诞生期的代表作; 王利器的《文心雕龙新书》、杨明照的 《文心雕龙校注》 是“文心学”发展期的代表作; 王元化的《文心雕龙创作论》是“ 文心学”兴盛期的代表作;中年学者易中天的《 lt;文心雕龙gt; 美学思想论稿》也是一部显示“文心学”新成果,它立足于中国 美学史整体发展的历史高度, 以六朝时期的中国文化为背景, 从文化哲学这一层面上,对《 文心雕龙》 作出了整体的审视, 揭示出贯穿全书逻辑体系的是“自然之道”: “ 它以道家的. lsquo;自然法则为外壳, 以濡家的伦理情感和功利月的为内核, 以玄学本体论为高度, 以佛教因明学 为逻辑方法, 集先秦两汉魏晋齐梁美学思想之大成, 总诗歌辞赋文史论创经验之精萃, 形成一个空前绝后的独论化、系统化的艺术世界观rsquo;。而中年学者冯春田的《 lt;文心雕龙gt; 语词通释》 则是近年来微观研究的新进展。 这是 作者继《 lt;文心雕龙gt; 释义》 ( 一九八六年) 之后又一部有关词义通释的著作。本书不仅对 《文心雕龙》 的语词进行了全面、 系统的语义分析, 而且在这一基础之上, 也对 《 文心 雕龙》 的理论内涵进行了探索与辨析, 对于我们正确、 深入地理解 《 文心雕龙》 全书的 理论体系、 理论价值, 也有一定的帮助。中年学者刘伟林的《中国文艺心理学史》是一部填补文艺心理学研究的著作作为全书理论框架的有机组成部分, 从经纬相交、 纵横开掘的角度既集中又系统 的论述, 这是历史上的第一次。本书的出版, 显示了“ 文心rsquo; 研究中新领域开拓的实绩。

王运熙先生执笔的《 刘鳃 lt; 文心雕龙gt;》 , 作为《 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史》 中的一 章, 以近十万字的篇幅论述《文心雕龙》, 这在文学批评史专著中未始不是空前之举。本书的出版, 在诸如将文学批评放到整个社会、文化背景中加以考察; 对一些重要的概念、范畴注重追本溯源的考察与历史发展的勾勒; 从史实出发, 对不同批评家的观点进行比较, 揭示其同中之异与异中之同, 力求全面反映真实面貌; 努力发掘新材料, 并对思想资料作新的认识, 精当地剖析前人的观点, 提出自己的新见解; 等等方面, 都给人深刻的印象。

此外,《文心同雕集》和《文心雕龙研究荟萃》, 汇集了中外《文心雕龙》研究前辈 和名家诸如户田浩晓、冈村繁、兴膳宏、王元化、杨明照、潘重规、王更生、周振甫、王运熙、吴调公等的数十篇论文, 这些成果肯定会在国际学术界产生一定的影响。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