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鲁彦与鲁迅反讽艺术异同论文献综述

 2022-08-18 10:49:17

王鲁彦与鲁迅乡土小说反讽异同论

文献综述

摘要:乡土文学最早由鲁迅提出,王鲁彦作为乡土文学的后起之秀一直视鲁迅为写作楷模,两人在乡土小说上有众多相似之处,特别是两人在乡土小说中都大量出现的反讽。本文从反讽概念梳理、小说中的反讽叙事、王鲁彦研究概况、王鲁彦与鲁迅比较研究概况四个方面进行综合梳理。

关键字:王鲁彦;鲁迅;乡土小说;反讽

引言

作为乡土文学的“后起之秀”,王鲁彦深深受着乡土文学“先驱者”——鲁迅的影响。鲁迅是王鲁彦走上文学创作道路的启蒙导师,因而王鲁彦在进行创作时不免会奉鲁迅为楷模,借鉴和学习鲁迅的创作手法与思想内涵。特别是鲁迅作为“反讽大师”,反讽是王鲁彦所重点学习的。所以两者乡土小说的反讽不免相似。长期以来学界对于王鲁彦的研究一直较少,主要研究也集中在作品人物形象、民风民俗、人道主义思想、艺术特征、创作方法、比较研究、不同时期的创作变化以及他的著译等方面,从反讽角度比较王鲁彦与鲁迅小说异同的专论几乎没有,仅有少量著作和文章提及。虽然有些许专著和论文已经涉及了两者反讽艺术的异同比较,但大都一笔带过或浅层地分析,并没有形成具体的、系统的研究。这也表明王鲁彦与鲁迅乡土小说反讽艺术异同的研究,具有一定可研究性。笔者不揣谫陋,妄提拙见,希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王鲁彦与鲁迅比较研究的空缺。

反讽概念梳理

反讽,一直是文学界备受争议的术语之一,它在不断被使用的同时,也在不断被拓展,关于它的理论学界众说纷纭。由于论文以反讽为立足点,这里对反讽的概念做一个简单梳理。

反讽(Irony)一词来源于希腊语Eironeia ,Eironeia最早可见于柏拉图《理想国》中,形容一个受苏格拉底嘲弄的人,其意思近似于“让人上当的圆滑而卑下的手段”[1]。到亚里士多德,Eironeia逐渐从一个表示行为方式的术语演化为虚假语言的应用,“指演说者试图说某件事,却又装出不想说的样子,或使用同事实相反的名称来称述事实”[2]。到古罗马时期,雄辩家西塞罗将反讽定义为一种辞格或“苏格拉底式”谈话习惯;修辞学家昆体良又将反讽扩展到整个辩论。一直到18世纪,反讽的概念都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它被定义为“说与本意相反的事”、“言在此而意在彼”、“为责备而褒扬或者为褒扬而责备”和“进行嘲笑和戏弄”[3],它仍然主要是充当辞格使用,停留在语言层面。

18 世纪末 19 世纪初,“反讽的概念被扩大为整个文学创作和世界存在方式的思维方式和生存态度”[4]。特别是在F·施莱格尔、A·W·斯莱格尔兄弟和卡尔·佐尔格等人的努力下,反讽已经不再局限于辞格,而是逐渐带有形而上层面的哲学色彩,成为文学的一种表现方法和美学内涵。

20世纪上半叶,英美新批评派对反讽概念进行了大胆的拓展,将反讽与语境理论相结合,认为反讽是在具体的语境中产生的,即文本中的词语受到语境压力后意义发生扭曲,形成言非所指的叙述效果。这与最开始的将反讽视为修辞格已有极大的差别。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