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语气副词“简直”的来源文献综述

 2022-08-12 10:12:01

试析语气副词“简直”的来源

摘要:“简直”作为现代汉语中常用的语气词之一,适用了不同的语境,满足了人们多种多样的语用需求。随着“简直”在日常生活中高频率的使用,这个词也逐渐被学界所重视。很多学者对“简直”的来源、语法化、句法功能、语义语用等问题都做了探讨,本文整理归纳了前人的观点。

关键词:“简直”; 来源; 语法化;功能

一、文献综述

本文结合前人研究的成果,阐述了目前学界关于“简直”的一些观点:现代汉语的“简直”是如何来的?它是如何演变为语气副词的?在句中它又承担了怎样的角色?与其相近的词又和它有着怎样的关联?本文整理归纳了这些问题的观点和看法。

一、“简直”的来源

“简”“直”二字在许慎的《说文解字》中是这样解释的:“简”,牒也。形声字,从竹,间声。本义为简札、简册、简书。“直”,正见也。会意字,从∟,从十,从目。本义为不弯曲,与“曲”相对。“简”和“直”原本是两个独立使用的实词,它们是如何词汇化为一个独立使用的词的呢?对于“简直”的来源,不少学者对其进行了考证: 魏兆惠、宋春芳(2012)认为“简直”伊始是作为形容词,始见于唐宋时期,清末民初“简直”一词在北京官话中颇为常见,并有“箭直”“剪直”等几种书写形式。此时“简直”不仅可用为形容词,语气副词的用法也已产生。魏兆惠、宋春芳认为清末民初是“简直”从唐宋时期单纯用为形容词到现代普通话单纯用为语气副词的过渡时期。而“简直”“箭直”的形容词用法在今天北京、河北、东北等北方方言中仍有残留。

曾妮(2018)则认为该词最早可见于西晋时期,到晚清出现了“剪直”的写法,并由形容词演化出副词的语法特性,且“简直”是在清代才普遍出现了副词的用法,在此之前都是形容词的用法,“简单直白”义是“简直”发展成副词的直接来源。

陈晓(2018)调查了清末民国初年的北京话语料,发现清末北京话的“简直”有三种用法:形容词表示“笔直”,现代已经不用;方式副词表示“干脆,索性”,有“剪直”、“翦直”、“箭直”、“简直”等写法,现代汉语也基本不用;另外还有与现代汉语类似的表示“完全如此或差不多完全如此”的用法。陈文指出,形容词用法是后起用法,而“干脆,索性”最初写做“剪直”、“翦直”、“箭直”,后来都统一写做“简直”,“完全如此或差不多完全如此”的用法源自方式副词用法,只有“简直”一种写法。因而现代汉语的语气副词“简直”其实源自“剪直”、“翦直”、“箭直”。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