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南京公司某办公楼设计文献综述

 2021-12-22 21:21:11

全文总字数:1747字

文献综述

1.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发展:如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已经广泛的运用在工程实践的各个领域中,预应力构件已经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

预应力构件显著的提高了构件的刚度,显著增强结构的抗裂性能,并且节约了材料减小自重。

但是也存在着一些不之处,它的工序多施工难度较高,而且造价较高,因此预应力构件并不能完全代替普通混凝土构件。

如今预应力结构的发展主要取决于研制新型的预应力材料和预应力技术的发展。

如无粘结预应力筋的应用,预应力技术在刚-混凝土组合结构中的应用。

预应力技术在钢-混结构中的应用显著提高了混凝土的强度和抗裂性,这样可以增大结构的长度,建造出跨度更大的房屋或桥梁。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不断进步,各种类型的预应力结构会不断出现,为我们建造出更好的结构。

2. 框架结构的发展:框架结构在结构设计中的优点:空间分隔灵活,自重轻,有利于抗震,节省材料;具有可以较灵活地配合建筑平面布置的优点,利于安排需要较大空间的建筑结构;框架结构的梁、柱构件易于标准化、定型化,便于采用装配整体式结构,以缩短施工工期;采用现浇混凝土框架时,结构的整体性、刚度较好,设计处理好也能达到较好的抗震效果,而且可以把梁或柱浇注成各种需要的截面形状。

框架结构体系的缺点:框架节点应力集中显著;框架结构的侧向刚度小,属柔性结构框架,在强烈地震作用下,结构所产生水平位移较大,易造成严重的非结构性破性;钢材和水泥用量较大,构件的总数量多,吊装次数多,接头工作量大,工序多,浪费人力,施工受季节、环境影响较大;不适宜建造高层建筑, 框架是由梁柱构成的杆系结构,其承载力和刚度都较低,特别是水平方向的(即使可以考虑现浇楼面与梁共同工作以提高楼面水平刚度,但也是有限的),它的受力特点类似于竖向悬臂剪切梁,其总体水平位移上大下小,但相对与各楼层而言,层间变形上小下大。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