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课题相关文献综述
文 献 综 述前言近年来,波形钢腹板桥因其较轻的自重和较高的抗剪能力,引起了许多桥梁工程师的关注,自2005年国内第一座波形钢腹板桥建成以来,至今国内已有许多座该类型的桥梁建成。
而连续刚构桥则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一种桥梁形式,它的主梁与桥墩采用固结的形式,因此在竖向荷载作用下,主梁与桥墩的刚性连接处将产生负弯矩,从而达到帮助主梁减少负弯矩的作用,以此来达到更强的桥梁跨越能力[1]。
本次设计中将把波形腹板这种结构形式与连续刚构桥这种桥梁形式结合起来,根据前山河特大桥的实际情况,设计一座波形钢腹板连续刚构桥。
在设计前最重要的准备工作就是对于波形钢腹板梁桥特性,优缺点的了解,以下内容是在参考一些文献之后得到的一些理解。
1.波形钢腹板桥梁结构的优缺点据文献所述,波形钢腹板梁桥有着结构自重轻,抗震性能好,受力明确,运输吊装方便以及经济美观的众多优点。
对于其结构形式而言,现今的波形腹板桥往往采用波形腹板与混凝土板结合的方式。
当这种结构形式受力时,混凝土顶底板将承担大多的弯曲作用,而波形腹板则承担主要的剪切作用,从而两者之间形成了一种受力明确的结构形式,提高了材料的利用效率[2]。
1.1波形钢腹板桥的优点(1)施工相对简单、便捷度高。
波形钢腹板结合梁桥将使用桥体自身的腹板作为施工过程中的支架模板,这种做法极大的减少了施工前搭设高支模等复杂的准备工作,且桥体自身腹板较外部搭建的模板而言具有更高的安全性与便捷性,在进行其它部位施工的同时又可以对桥梁的腹板质量进行检测,可以在问题出现的第一时间进行快速的解决和完善,进一步提高波形钢腹板结合桥梁的安全系数,同时降低了波形钢腹板结合桥梁建设的困难度与复杂度,极大的提高了桥梁建设速度[2]。
(2)节省材料。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基于BIM技术的江北沿江互通立交工程协同设计及模型应用(南北向仙新路段主线第5联:32 53 32米)文献综述
- 基于BIM技术的江北沿江互通立交工程协同设计及模型应用(H匝道H3联:4×30米)文献综述
- 基于BIM技术的江北沿江互通立交工程协同设计及模型应用(东西向江北沿江段第10联:50.5 75 50.5米)文献综述
- 基于BIM技术的江北沿江互通立交工程协同设计及模型应用(A匝道A4联:3×26米)文献综述
- 大连电子学校新校区材料工程学院实验室(方案二)文献综述
- 大连电子学校新校区材料工程学院实验室(方案一)文献综述
- 大连电子学校新校区建设项目学生宿舍设计(方案二)文献综述
- 江苏邳州市中能医药有限公司物流园办公楼设计(方案一)文献综述
- 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安全管理研究文献综述
- Design of Dormitory Building of Suqian Middle School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