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某医院住部央空调工程设计文献综述

 2022-01-01 22:19:57

全文总字数:4155字

文献综述

文 献 综 述随着我国医疗改革的不断推进,各地医院的建设也随之不断发展,作为改善医院室内环境的重要手段,医院的空调系统也在不断发展,目前医院建筑空调系统在气流组织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各病房分工不明确,导致气流组织设计不合理,易形成交叉感染等方面的问题。

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国内外专家学者针对医院这一特殊的公共建筑空调系统的设计研究,以及对室内空气品质控制,空系统中过滤器的研究分析,梳理、总结了相关文献并,并结合了本课题扬州市某医院住院部的实际情况,开展进一步研究。

一.前言21世纪以来,全球多次爆发过传染性极强的病毒,比如2003年的非典疫情,2020年的新冠疫情,这些传染性强,对医疗体系能造成极大的危害,对于它们的防护措施,除了消毒,医护人员自身的防护之外,空调系统也成为了人们对抗病毒传播的一种有效手段,从本专业的角度,利用空调遏制病毒传播,是通过设计有组织的通风来改变病毒在空气中的传播,扩散;通过有组织的送风气流来排出患者呼吸所散发出的病原微生物;除此之外,对于一些非传染病的病患,室内的空气品质如何也非常重要,所以对于医院住院部这种集中多种不同类型并病患的建筑,如何在保证室内不同病患在合适的热舒适环境下,通过通风气流来改善室内空气品质,遏制病毒传播,避免造成交叉感染已成为普遍受到关注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国内外研究首先,我们对目前医院内的空气品质查找了一些医院的调研,相较于其他环境,医院内空气中的浮游致病细菌种类多,浓度高,以至于,会使得一些探病者,医护人员发生院内感染,不同国家根据其医疗水平不同其感染率在3%~25%间波动,在长时间使用空调的情况下,以致于门窗长时间关闭,引起病房空气中二氧化硝浓度以及细菌总数升高,常见的医院内感染途径的载体主要有尘埃:主要传播方式是:由于人员活动,医院内空气流动,清扫时尘埃飞扬,飞沫:通过,病患喷嚏,咳嗽,以及室内的飞虫,爬虫等方式。

贺梓健等人对长春市大型医院的室内空气质量进行了分析,通过测量室内的空气温湿度,细微颗粒物(PM2.5),甲醛以及二氧化碳的质量浓度,发现室内的PM2.5浓度都没有超过限定值,但由于病房内,走道中的人员活动,仍会产生大量的细微颗粒物;其次医院室内的甲醛质量浓度绝大部分超过了标准限定值,部分超标率达到了100%,87%;对于二氧化碳浓度,走廊和护理站的浓度达标,病房和办公室虽总体达标,但部分时间段还是处于超标状态,超标率分别为9%与13%。

[5]综上所述,说明,虽然现有医院存在空气调节系统,但其室内空气品质仍需加强管理,还有许多改进提升的空间。

其次,对于室内空气品质的控制调节,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目前大部分医院所采用的空调形式:从空调系统自身角度来看:有关资料显示,现有医院的空调形式大多采用集中式空调,在大厅采用全空气系统,办公,诊室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的形式,空调机组和新风机组均设置有粗,中效过滤器和蒸汽加湿器,常采用上送下侧回的气流组织形式,根据不同区域的功能划分个不同,空调运行时间也不相同,病房的运行时间24小时运行,二大厅和办公区域则是白天运行,夜晚关闭。

[1]新风方面:典型的空调系统,其新风系统选取需满足以下四个因素,(1)满足人员卫生要求;(2)维持室内正压;(3)补充排风;(4)满足新风最小换气次数。

这样的形式虽说控制清楚、简单。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